【評論主題】9. 一位美國總統將出訪非邦交國時,表示:這是一趟哲學發現之旅,充滿危險與不確定性,有如歷史上的那趟發現之旅。故特稱此行為「馬可.波羅 2號」。這位總統是:(A)訪問埃及的羅斯福總統 (B)訪問臺灣的

【評論內容】1971年7月時任國安顧問的基辛格在特別助理溫斯頓·洛德(Winston Lord)的陪同下一同前往中國。當時他們秘密任務的代號是「馬可波羅行動(Operation Marco Polo)」,頗有到東方古國冒險的意味。同年10月,基辛格又再度訪華,為尼克森的正式訪問安排行程。尼克森在1972年為期一周的訪華震驚世界,被稱為是「改變世界的一周(The week that changed the world)「。

【評論主題】6. 這個博物館是改建自工業區廠房,該廠房屬包浩斯風格,以其兼具理性與美感而著稱。改建為博物館後,大量保留建築外觀及原有內裝,加入玻璃、混凝土與鋼骨架構,整體空間既復古又現代。請問這是哪一個博物館?

【評論內容】

艾爾米塔什起初只是卡捷林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1764年,葉卡捷林娜二世從普魯士商人約翰·戈茨科夫斯基手裡買到兩百多幅倫勃朗、魯本斯等西歐藝術家的繪畫,存放在冬宮的艾爾米塔什(法語為「隱宮」的意思),這批作品也為艾爾米塔什畫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德國埃森紅點設計博物館前身曾是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區的鍋爐室,在20世紀上半葉堪稱是最受矚目的工業建築之一,其後由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Lord Norman Foster)加以設計改造,於2001年,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入世界遺產之列。

【評論主題】8. 20世紀初的巴黎沒有直接受到戰火浩劫,因而成為藝術創作者的匯集地,吸引許多外國藝術家發展出具有多元風格的巴黎畫派,下列哪一位藝術家不屬於巴黎畫派? (A)米羅(B)夏卡爾 (C)莫迪里亞尼 (D

【評論內容】

超現實主義

為兩次大戰之間盛行於歐洲學藝流派,受到達達的影響而產生。超現實主義是當時流行的一種美學思潮而非藝術風格,此派致力於探索人類的潛意識心理,嘗試將現實觀念、本能、潛意識及夢的經驗相結合。企圖打破理性與意識的藩籬,追求原始衝動和意念的自由釋放,成為超現實主義的基本特點。

巴黎畫派

1910年左右外國藝評家很自然的運用了「巴黎畫派」這樣的稱呼。以此泛稱所有以具象風格在巴黎創作的外國藝術家或法國畫家,後來明確的稱呼

1903-1913年間在巴黎創作,而其個人風格較強烈的流亡藝術家,繪畫風格被自由的氛圍和心智的激動所吸引與支配,個人風格超越了主流畫派,並多保有各自的養成傳統。

【評論主題】4. 請找出圖一~圖三之正確作者組合: (A)陳瑞憲、楊茂林、張倩華 (B)廖堉安、石晉華、常陵 (C)陸先銘、洪根深、華建強 (D)姚瑞中、林建榮、郭俞平。

【評論內容】

華建強:其賦予膠彩新的詮釋方式,將後現代式的揶揄嘲諷融入傳統的國畫布局之中,創造出一種介於漫畫與傳統山水之間,虛實交錯、華麗詭譎的仙境風景。

洪根深:他的作品從自然山水、人性探索到社會批判,以「黑色情結」著稱,近年創作「殺墨」系列。在水墨創作中詮釋生命,傳達心靈,強烈時代意識,表達對台灣環境的省思,無不顯示出藝術家忠於自我,浪漫漂泊的性格。實驗創作媒材,除了運用非傳統的噴、染、印、拓等水墨表現技法,經常使用火燒、石膏堆疊、咖啡渣等創造畫面肌理,大量拼貼等後現代手法,建構象徵性符號。

【評論主題】9. 一位美國總統將出訪非邦交國時,表示:這是一趟哲學發現之旅,充滿危險與不確定性,有如歷史上的那趟發現之旅。故特稱此行為「馬可.波羅 2號」。這位總統是:(A)訪問埃及的羅斯福總統 (B)訪問臺灣的

【評論內容】1971年7月時任國安顧問的基辛格在特別助理溫斯頓·洛德(Winston Lord)的陪同下一同前往中國。當時他們秘密任務的代號是「馬可波羅行動(Operation Marco Polo)」,頗有到東方古國冒險的意味。同年10月,基辛格又再度訪華,為尼克森的正式訪問安排行程。尼克森在1972年為期一周的訪華震驚世界,被稱為是「改變世界的一周(The week that changed the world)「。

【評論主題】4. 學者指出:東漢士大夫風習,為後世所推美。然而,若仔細分析,東漢士大夫常見的美德高行,不外乎是像讓爵(父有高爵,兄讓弟襲)、推財(兄弟分財,推多取少)、借交報仇(友有仇怨,許身代報)、清節(一介不

【評論內容】

察舉制度,主要是指「漢代」實行一種「由下而上」的選拔人才制度,因此「察舉」就是考察後予以薦舉的意思。最初漢武帝時代,就設置「孝濂」考科,為重要考科,而我們都知道漢代孝子故事甚多,社會風氣崇尚孝道、仁義、清流;錢穆先生曾整理出東漢士大夫的風尚的八種面貌:久喪、讓爵、推財、避聘、報仇、借交報仇、報恩、清節(見《國史大綱》140-42頁)

【評論主題】8. 20世紀初的巴黎沒有直接受到戰火浩劫,因而成為藝術創作者的匯集地,吸引許多外國藝術家發展出具有多元風格的巴黎畫派,下列哪一位藝術家不屬於巴黎畫派? (A)米羅(B)夏卡爾 (C)莫迪里亞尼 (D

【評論內容】

超現實主義

為兩次大戰之間盛行於歐洲學藝流派,受到達達的影響而產生。超現實主義是當時流行的一種美學思潮而非藝術風格,此派致力於探索人類的潛意識心理,嘗試將現實觀念、本能、潛意識及夢的經驗相結合。企圖打破理性與意識的藩籬,追求原始衝動和意念的自由釋放,成為超現實主義的基本特點。

巴黎畫派

1910年左右外國藝評家很自然的運用了「巴黎畫派」這樣的稱呼。以此泛稱所有以具象風格在巴黎創作的外國藝術家或法國畫家,後來明確的稱呼

1903-1913年間在巴黎創作,而其個人風格較強烈的流亡藝術家,繪畫風格被自由的氛圍和心智的激動所吸引與支配,個人風格超越了主流畫派,並多保有各自的養成傳統。

【評論主題】6. 這個博物館是改建自工業區廠房,該廠房屬包浩斯風格,以其兼具理性與美感而著稱。改建為博物館後,大量保留建築外觀及原有內裝,加入玻璃、混凝土與鋼骨架構,整體空間既復古又現代。請問這是哪一個博物館?

【評論內容】

艾爾米塔什起初只是卡捷林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1764年,葉卡捷林娜二世從普魯士商人約翰·戈茨科夫斯基手裡買到兩百多幅倫勃朗、魯本斯等西歐藝術家的繪畫,存放在冬宮的艾爾米塔什(法語為「隱宮」的意思),這批作品也為艾爾米塔什畫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德國埃森紅點設計博物館前身曾是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區的鍋爐室,在20世紀上半葉堪稱是最受矚目的工業建築之一,其後由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Lord Norman Foster)加以設計改造,於2001年,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入世界遺產之列。

【評論主題】4. 請找出圖一~圖三之正確作者組合: (A)陳瑞憲、楊茂林、張倩華 (B)廖堉安、石晉華、常陵 (C)陸先銘、洪根深、華建強 (D)姚瑞中、林建榮、郭俞平。

【評論內容】

華建強:其賦予膠彩新的詮釋方式,將後現代式的揶揄嘲諷融入傳統的國畫布局之中,創造出一種介於漫畫與傳統山水之間,虛實交錯、華麗詭譎的仙境風景。

洪根深:他的作品從自然山水、人性探索到社會批判,以「黑色情結」著稱,近年創作「殺墨」系列。在水墨創作中詮釋生命,傳達心靈,強烈時代意識,表達對台灣環境的省思,無不顯示出藝術家忠於自我,浪漫漂泊的性格。實驗創作媒材,除了運用非傳統的噴、染、印、拓等水墨表現技法,經常使用火燒、石膏堆疊、咖啡渣等創造畫面肌理,大量拼貼等後現代手法,建構象徵性符號。

【評論主題】32. 林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建立個人目標並執行自我監控,並適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此主要係在培養學生哪一種能力?(A)自我行為塑成  (B)自我效能養成  (C)自我調整學習  (D)自我實現

【評論內容】

自我調整學習:

人會觀察自己的行為,然後依據自己的標準來做判斷,最後給自己增強或懲罰 

例如:同樣是考90分,有的學生可能會高興,有的學生可能會失望 ;這是個人目標的建立,自行執行監控。

自我效能養成:

Bandura界定個人對於自己能夠組織並執行一連串形定以產生某種『成果的信念』。

是個人對其能力、工作、行為所作『預期程度』的一種主觀評價。

自我效能包括兩部分:

(1) 效能預期efficacyexperience:達到某種結果必要之行為的能力判斷,ex: 如能否完成某項工作?

(2) 結果預期outcomeexperience:對其行為結果價值觀之估計,ex: 如完成工作能否得到升遷?

【評論主題】17. B.F. Skinner與C.R. Rogers的學習理論分別代表兩個不同的觀點。就班級經營而言,下列那一項敘述是不正確的?  (A)都明顯的重視「學生自由」的價值。  (B)老師不可能持完全

【評論內容】羅杰斯(Rogers)在其「學習的自由」書中提到,學習要以自由為基礎。他認為,人皆有其天賦的學習潛力,學習者因為好奇心而學習,因此,施教者不該傷害學習者好奇心,且要使教材有意義,才能滿足學習者的好奇心。

【評論主題】【題組】35. (A) valuably (B) primarily (C) miserably (D) deceivingly

【評論內容】

deceivingly 虛偽的,欺騙的

【評論主題】19.九年級的小芬常感到緊張、焦慮,一旦考試成績不好,心裡就產生前途完蛋了的想法。這種思考的特性為下列何者?(A)誇大(magnification)(B)個人化(personalization)(C)

【評論內容】

【貝克Beck的認知治療】

一、定義:

認知治療為「矯正錯誤觀念與錯誤自我暗示為媒介來減輕心理壓力的治療法」,即改變那些導致功能失調的情

緒與行為之最直接方法。

二、重要概念:

當個體認知扭曲時,會以自我抗拒、自我貶低的方式來駁斥客觀事實,產生錯誤的邏輯:

(1) 獨斷地推論(Arbitraryinference):指沒有充足而相關的證據便驟下結論。  

(2) 選擇性的偏差推論(Selectiveabstration):指以整個事件中的單一細節下結論,而失去整個內容的重要性。

(3) 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指把某件意外事件產生的極端信念不恰當地應用在不相似的事件或環境中。  

(4) 擴大與誇張(Magnificationand exaggeration):負向事件...

【評論主題】1.人類學者米德(M. Mead)發現並非每一個青少年均會經歷所謂發展上的「狂飆期」,此乃根基於何種論點?(A)社會功能論 (B)生物演化論 (C)文化決定論 (D)社會學習論

【評論內容】

米德(Mead) -- 拓展社會認知的人類學家

1.《薩摩亞人的成年》:推翻種族主義「遺傳決定文化」一說,強調人類行為和社會文化的關係。

2.《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男性、女性展演的性別角色,奠基於文化和社會習俗,而非根據天性和生物學上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