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4. 依《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辦法》,下列哪些學生應於畢業前召開評估會議評估應否列 為轉銜學生? 甲生:高一上時因情緒困擾,進行介入性輔導,於高一下結案。 乙生:高一上時因適應不良,安排國文老師認輔關

【評論內容】

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辦法    

第 4 條: 學校應將曾接受介入性輔導或處遇性輔導之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名冊,並追蹤輔導。

甲生:高一上時因情緒困擾,進行介入性輔導,於高一下結案。甲生曾接受介入性輔導

【評論主題】10. 美國生涯發展學會(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曾列出十一項生涯輔導人員之基本專業能力。生涯規劃科教師應修習「職業與生涯資訊分析與應用」,屬於

【評論內容】美國生涯發展學會(NCDA)曾於 1997 年提出碩士層級的生涯諮商師,應具備的 11 項專業知識和能力,其中包含:「生涯發展理論」、「個人與團體諮商技巧」、「個人與團體衡鑑技巧」、「提供資訊與資源的能力」、「計畫推廣、管理與修正的能力」、「訓練、諮詢與表現改進的能力」、「服務多元對象的能力」、「督導」、「熟悉倫理與法律議題」、「研究與評估的能力」,以及「運用科技的能力」(NCDA, 1997)。資料來源: 高中輔導教師專業職務角色個人變項 韓楷檉著作 「生涯規劃科」科目及學分對照表修課名稱: 生涯與職業資訊分析與應用  /// 相似科目名稱: 教育與職業資料分析

【評論主題】6.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規定,學生適性選修課程之輔導須搭配課程諮詢及生涯輔導,教育部公告的「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諮詢教師設置要點」指出課程諮詢教師工作內容,不包括下列哪一項?(A) 編輯選

【評論內容】法規名稱: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諮詢教師設置要點公發布日:民國 107 年 04 月 10 日發文字號:臺教授國部字第1070024978B號 令法規體系:國民及學前教育

三、學校應置課程諮詢教師,其工作內容規定如下:

(一) 每學期學生選課前,協助學校編輯選課輔導手冊,並向學生、家長及教師說明學校課程計畫之課程及其與學生進路發展之關聯。(A)

(二) 每學期學生選課期間,參考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以團體或個別方式提供學生諮詢。(C)

(三) 針對有生涯輔導需求之學生,由專任輔導教師或導師依其性向及興趣測驗結果輔導後,提供個別方式之課程諮詢。

(四) 將課程諮詢紀錄登載於學生學習歷程檔案。(D)

【評論主題】30. 在職業世界中,「求供倍數」常被用來反映就業市場的榮枯。其中「求供倍數」大於1,係指下列哪一種意涵?(A) 勞力需求大於勞力供給(B) 勞力供需處於平衡狀態(C) 勞力供給超過勞力需求(D) 平

【評論內容】求供倍數為新登記求才人數對新登記求職人數之倍數,係指每一位求職者有幾個工作機會。求供倍數之計算方法如下:求供倍數(倍)=新登記求才人數/新登記求職人數。資料來源:勞動部統計查詢網

求供倍數是指工作機會與求職人數的比例,計算方式為「廠商開出的求才數」除以「民眾求職的人數」。

此倍數若大於1,表示一位民眾可以獲得1個以上的工作機會,找工作的競爭程度較低;反之,若求供倍數小於1,則表示就業市場的勞力需求少於勞力供給,找工作的競爭程度較高。

【評論主題】27. 阿美因為害怕打針,進而將護理師與害怕的情緒聯結在一起。某日在進行職業偏好探索時,就將護理工作列在不喜歡的職業名稱中。若從 Krumboltz 的觀點詮釋做決定的影響因素,阿美係受下列何種學習經

【評論內容】七十年代末期,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克朗伯茲(John D·Krumboltz)在哈伯的生涯發展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對高中學生個體職業選擇的調查研究結果,提出了注重社會作用、心理作用對個體職業生涯規劃、決策影響的生涯發展決定社會學習理論。生涯發展決定社會學習理論強調特殊能力與遺傳因素、外界環境狀況、學習經驗、職業技能四種因素的交叉作用是影響個體職業生涯決定的核心:克朗伯茲(Krumboltz)將影響個人生涯選擇行為的學習經驗,分為「工具性學習經驗」與「聯結性學習經驗」。一、工具性學習經驗(instrumental learning experiences)包括前因、行為、後果三個重要的成因。例如當事人在某個科目上屢得高分、獲得他人讚賞,可能就願意在這個科目上努力或鑽研。二、聯結式的學習經驗(associa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包含觀察學習(observation)和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兩個類型,例如:職業的刻版印象的獲得。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心理學家Bandura提出觀察學習、自我調節是引發個體行為的主要因素,重視個體行為外界環境的相互作用,強調個體認知、行為和環境因素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在其基礎上,Krunboltz提出聯結式學習經驗的理念,即「某些環境的刺激會引起個體情緒上積極或消極的反應,如果原來屬於中性的刺激與社會上使個體產生積極或消級情緒反應的刺激同時出現,這種伴隨在一起的聯結關係會使中性的刺激也具有積極或消極的情緒作用。」個體對職業的印象往往是通過聯結式學習經驗獲得的,而且這種印象往往較為深刻,難於改變。題目符合此種學習經驗:阿美因為害怕打針,進而將護理師與害怕的情緒聯結在一起。某日在進行職業偏好探索時,就將護理工作列在不喜歡的職業名稱中。

【評論主題】17. 生涯測驗的解釋愈來愈重視讓受輔者能參與解釋的過程,喚起他對於事件經驗的記憶,讓抽象的概念回到豐富的生活經驗裡,產生共鳴和回響。這是指「經驗說話」的哪一個層級?(A) 名義層(B) 題項層(C)

【評論內容】心理測驗: 讓當事人的經驗說話(1)A名義層:又稱類別層,指測驗所欲測量的因素結構,如興趣測驗的「A藝術型」,或人格測驗中的「親和性」,這個層級的概念最為抽象,諮商師的解釋可能與當事人的認知相同,但也可能互有出入。(2)B題項層:或稱概念層,指測驗中代表概念的題目,如「A藝術型」中的:「我喜歡參觀畫展。」;「親和性」中的:「我善於察言觀色。」(3)C事件記憶層(故事層):指生活經驗中的事件記憶,係題項層的母群體。在這個層次所出現的經驗是「原來版本」的經驗,如:「我小學的時候參加縣立的美術比賽得了第一名,從那時候起,拿起畫筆對我而言是件快樂的事。」這是屬於文藝型的事件記憶,但是並未在題項中出現。又如:「我想起來了,念大學的時候,同學們遇到困難時都喜歡來找我傾訴,我很能夠聽。」與題項說明相符【喚起他對於事件經驗的記 憶,讓抽象的概念回到豐富的生活經驗裡,產生共鳴和回響。】。讓經驗說話的意思,不僅讓當事人知道測驗結果的名義層,還要帶著他回到題項層與事件記憶層,在生活印象中啟動自我知識(D)反思層。 

參考資料: https://web.ntnu.edu.tw/~t05006/test.pdf

【評論主題】11. Savickas(1993)指出後現代思潮對於 21 世紀生涯諮商的衝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強調生涯諮商師的專家角色(B) 以「賦能」取代「適配」(C) 以「故事」取代「分數」(D)

【評論內容】

後現代紀元的生涯諮商領域顯現出6種創新思潮或作為,衝擊著即將邁入的21世紀的生涯諮商(Savickas, 1993):1. (A)選項錯誤---不再有專家:諮商師成了文化工作者(cultural workers),即是將諮商師的位階由文化的代言人、知識的專家,轉移到與當事人平行的地位;主要角色在促使當事人成為自己的發言人。

2. (B)「授權」取代「適配」:「授權」的意義,係將適配的主導權放到當事人的手中,讓當事人自行彩繪自己的人生。3. 重寫「總體敘事」:可評量出當事人對工作、學習、休閒、友朋、家庭等生命角色分配狀況的問卷,如「工作重要性問卷」(Nevill & super, 1986)、「生活方式量表」(Epperson & Zytowski, 1985)。4.(D)生涯是專屬於這個人的:將諮商的重點由客觀的適配轉移到意義的創造,諮商師必須深入當事人的主觀世界,因而主觀的瞭解與關係的建立就愈見重要。5. 生涯發展理論並非諮商理論:生涯諮商歷程即是一種意義的創造歷程。當事人決定一個未來的生涯方向,被視為一種意義的創造,一種安身立命的追尋。這種追尋並不是一種發現,而是一種發明建構6. (C)「故事」取代「分數」:生涯諮商成了一個當事人對自己的職業經驗敘說故事(storying)與重編故事(restorying)的過程。諮商師的工作是幫助當事人從人即是文本的比喻,為自己的生命與生涯作註譯。這種諮商即是一種協助當事人練習對自己的生涯史進行敘說的歷程。

資料來源: https://blog.xuite.net/eating0401/twblog/158430263

【評論主題】9. 依據 Peterson(1991)的認知訊息處理模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職業知識包括類別知識和語意知識(B) 自我知識的獲取歷程是解釋和重組(C) 做決定歷程包括分析、綜合、溝通、行動、

【評論內容】引用自: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11368208/

知識層面:包括職業知識區與自我知識區,儲存了自我與工作相關的訊息,當需要進行生涯決定時,即可提取幫助作決定。(A)職業知識區:儲存了與工作世界有關的訊息。

(B)自我知識區:儲存了有關個人的經驗,個人興趣、能力、價值與需求等特質的訊息。

(C)決策層面:作決定的能力「溝通」、「分析」、「綜合」、「評價」與「執行」五個步驟,不論在那一個步驟,都需要足夠資訊,才能客觀理性的進行,所以決策層面是理性取決於知識層面是否完備。

(D)執行層面:人類大腦中的「後設認知」扮演『綜合性監督』主動對認知策略執行選擇與排列,通常透過「自我語言-自我信念」、「自我覺察」、「控制與監督」等技術來完成,它較屬於『自我效能』部分,是可以透過教育過程得到增強。

【評論主題】7. 當學生取得「生涯興趣量表」的施測結果,依據 Holland(1997)的生涯類型理論,需從四個向度來加以解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一致性(consistency):分數最高的兩個類型空間距

【評論內容】

一、適配性(congruence)是指個人和環境在職業人格類型上的適配情況。

二、一致性(consistency)的解釋是指在人或環境的配對中,某些配對是較其他類型之間的關係更具有相似性,這個相似程度取決於他所提出的 RIASEC 六角型模式的順序,個人的代碼如果在六角型上是越接近的類型,表示個人較具一致度。

三、區辨度/分化性(differentiation)是指人或環境有較高的清晰度,即個人在不同類型的興趣上是否有明顯的高低差異。若個人對於所 有類型都有高度興趣或都沒有興趣,則都視為區辨度低。 

四、認同性(identity)的概念是指對於個人和環境上有較為清晰和穩定的認同,在個人認同的部分是指對於自己的目標、興趣及才能有清楚的圖像;而在環境認同的部分是指在所處的組織或環境有清晰的統整、任務與酬賞。

引用自碩士論文:賴宜鈴(2012)。大學生生涯興趣的適配度、一致度、區辨度、認同度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評論主題】3.學生輔導資料之保存自學生畢業或離校後應保存幾年?(A)3年(B)5年(C)10年(D)15年。

【評論內容】法規名稱:學生輔導法施行細則法規類別:行政 > 教育部 > 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目第 10 條

【評論主題】4. 參與繁星推薦第八學群的科系有醫學系、中醫系、牙醫系。(A)O(B)X

【評論內容】109學年度起,第八類學群包含醫學系及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