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 下列有關民事訴訟管轄之敘述,何者不正確﹖(A)合意管轄應以文書證之(B)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可依被告聲請裁定移送管轄(C)定法院之管轄,以起訴時為準(D)被告不抗辯法院無管轄權

【評論內容】D選項文字字面上看起來是無誤,惟其並無排除專屬管轄的情形,專屬管轄即便當事人無爭執也不會生應訴管轄之情形

【評論主題】甲於民國80年5月6日簽發票據金額為10萬元之支票一紙交付乙,票載發票日為民國80年5月16日。在此情況,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乙不得於民國80年5月8日提示請求付款(B)本件支票應屬有效之票據(C

【評論內容】91年第10次民庭決議以及95年第18次民庭會議已經將53台上1080判例廢止,改以當日起算。又票據法22條規定:「對支票發票人自發票日起算,一年間不行使,因時效而消滅」,故可認C選項亦是錯誤的。

【評論主題】42 下列何者無當事人能力:(A)未經認許其成立之外國法人而設有代表人者(B)祭祀公業周長榮(C)台灣銀行(D)經濟部

【評論內容】此題在修法過後已經使得非法人團體(設有代表人者)有當事人能力。如祭祀公業、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等,基於訴訟便利性將其納入。依民事訴訟法§40規定,此題已無選項可以符合題目敘述要求

【評論主題】61 關於財產權訴訟事件,下列何者有訴訟能力?(A)外國人依其本國法有行為能力,但依我國法無行為能力者(B)18 歲尚未結婚之大學生(C)受監護宣告之人有意思能力者(D)非法人團體

【評論內容】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國際私法)第十條規定:I.人之行為能力,依其本國法。II.有行為能力人之行為能力,不因其國籍變更而喪失或受限制。III.外國人依其本國法無行為能力或僅有限制行為能力,而依中華民國法律有行為能力者,就其在中華民國之法律行為,視為有行為能力。IV.關於親屬法或繼承法之法律行為,或就在外國不動產所為之法律行為,不適用前項規定。此處由第二項更衍生出"行為能力恆定原則",亦即不因改變國籍後改動適用法而使得依原本國法有效之行為能力無效或受限制。

【評論主題】4 甲以行使地上權之意思,和平、公然、繼續占有乙已登記之 A 地並建築 B 屋居住,9 年後甲死亡,由甲之子丙繼續占有 11 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丙以甲原占有意思繼續占有 11 年後申請地上

【評論內容】B選項的問題是在於不是直接時效取得地上權,而僅僅是取得請求為地上權登記之權利。繼承人本來就可以以被繼承人的佔有意思繼續占有。

【評論主題】㈢當前面臨主要問題為何?(10 分)

【評論內容】這題答案是送分。題目敘述和法條引用內容不盡相符。162和163仍然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