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50.請從下列四項敘述中,選出後現代課程發展的特點。1、肯定並確認學校社群的聲音 2、強調價值中立 3、尊重差異 4、重視多元性。(A) 123 (B) 234 (C) 134 (D) 124

【評論內容】

後現代課程觀

1.代表學者為Giroux、Doll等。

2.反省、質疑、解構科學工具理性所訴求的普遍性、統一性與規範性等。

3.主張多元價值,故價值並非後現代主義的課程主題。

(From艾育P.4)

【評論主題】32.克萊恩(M. F. Klein)和古德拉(J. I. Goodlad)研究十八個國家的課程後,發現課程決定可以區分為五種層次,其中「教師在教室中真正實際進行的課程」是在哪一個層次?(A)經驗課程

【評論內容】

層次

Goodlad

Glatthorn

社會〈全體〉

理念課程(ideal curriculum):根據課程理念或意識形態設計的課程

建議的課程

機構〈學校〉

正式課程(formal):政府機關所推動的課程

書面的課程

教學〈老師〉

知覺課程(perceived):教師所知覺到的課程

支持的課程

運作課程(operational):教師在教室情境中的課程實施

被教的課程

個人〈學生〉

經驗課程(experiemced):學生的學習經驗

習得的課程

 

 

施測的課程

(From艾育P.2...

【評論主題】31.依我國九十三年修正的<原住民族教育法>之規定,下列何者正確?(A)原住民中小學教師聘用無任何優待規定(B)在中央層級的民族教育審議委員會中,具原住民身份者不得少於二分之一(C)原住民中小學須辦理

【評論內容】

( A )原住民族教育法第25條規定,原住民族中、小學、原住民教育班及原住民重點學校之專任教師甄選,應於當年度教師缺額一定比率聘任原住民各族教師;於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五月七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後五年內,其聘任具原住民族身分之教師比率,應不得低於學校教師員額三分之一或不得低於原住民學生占該校學生數之比率。

( B )原住民族教育法第7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得視需要,設立直轄市、縣 (市) 民族教育審議委員會,負責諮詢、審議地方民族教育事項。前項委員會成員中具原住民身分者,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設置規定,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 C )原住民族教育法第12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得辦理原住民學生住宿,...

【評論主題】3.美國的「目標2000:教育美國法案」(Goals 2000: Educate America Act),提及在西元2000年以前,學生應在哪兩項學科的成就領先全世界?(A)公民與道德 (B)科學與

【評論內容】

※美國的「目標1000─教育美國法案」中所提出的目標如下:

1.在公元2000年以前,確使每個剛入學的孩子做好學習的準備。

2.在公元2000年以前,高中生畢業率將增加到百分之九十。

3.在公元2000年以前,四、八、十二年級的美國學生,都能證明有能力面對英語、數學、科學、歷史及地理等方面問題的考驗;而且在美國每一學校,都將確使全體學生,學習充分運用其心智,準備好做一個負責的公民,能繼續學習,並在現在經濟社會中,成為一個有生產力的從業人員。

4.在公元2000年以前,美國學生的數學和科學成就,將領先全世界。

5.加強成人讀寫和落實終身學習。

6.建構安全、有紀律及免於毒害之學校。

(From艾育通關寶典)

【評論主題】10.依據生態學的觀點言,對青少年最具立即性影響的是下列哪一系統?(A)微系統(B)中系統(C)外系統(D)大系統

【評論內容】

Bronfenbrenner布朗芬布倫納,生態系統模式:

1.微系統:對個體經驗有直接影響的系統,例如:學校、同儕關係等。

2.中系統:各微系統之間的互動關係。例如:同儕團體與家庭、家庭與學校等。

3.外系統:由個體周遭的情境所組成。例如,家長的工作環境、家長社會網路、社區等。

4.大系統:社會或個人的意識形態系統。

5.時間系統:探討個體生命發展時,不但受環境脈絡的影響,它更是一個歷程。Bronfenbrenner提出「歷程─人─脈絡模式」(Process-Person-Context Model)意即生命的發展是個體在其生命歷程中,個人的人格特質與所處環境的互動,而逐漸形成其個人心智發展的特質,此系統能檢驗個人及環境隨著時間的演變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

(From艾育P.341+補習班參考書)

【評論主題】5.奧蘇貝爾(D.P.Ausubel)曾以衛星化(satellization)理論描述青少年的何種發展?(A)認知學習(B)自我概念(C)同儕關係(D)親子關係

【評論內容】

衛星理論理論要義:

1.青少年和父母的親子關係中,青少年如同衛星,父母則如同恆星,青少年圍繞著父母親旋轉。

2.當青少年逐漸發展成熟時,由於青少年自主性增加,於是開始產生「脫離衛星化」及「重新衛星化」之現象。

3.當青少年產生價值迷失時,則產生「非衛星化」現象,無法建立衛星化的親子關係。

(From艾育P.313)

【評論主題】6.根據佛洛伊德(S.Freud)的性發展階段理論,青少年是處於哪一階段?(A)口腔期(B)性器期(C)兩性期(D)潛伏期

【評論內容】

分期

名稱

固著行為

0~1歲

口腔期

貪心依賴、具攻擊行為

1~3歲

肛門期

固執吝嗇、具有潔癖

3~6歲

性器期

男生有戀母情結、閹割恐懼,女生則有戀父情結、陽具妒羨

6~12歲

潛伏期

平靜期

12~18歲

兩性期

身心發展失衡

(From艾育P.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