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6. 下列何者的成語解釋是正確?(A)雕樑畫棟:比喻繪畫雕刻技術高超 (B)風塵擾攘:世俗的困頓喧擾 (C)逢人說項:到處去揭人隱私,散播流言 (D)蜀犬吠日:物亦有情,人性當不至違逆天地之心。

【評論內容】

來源: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Z00000037541

(C)逢人說項:

唐人項斯未聞名前,以詩謁見國子祭酒楊敬之,敬之愛項斯之才,逢人就讚揚他。見宋.尤袤《全唐詩話.卷四.項斯》。比喻稱揚人善。

唐.楊敬之〈贈項斯〉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後比喻到處替人遊說或替人講情。清.徐枋《居易堂集》:「若足下貿貿然逢人說項,是愛我者害我,譽我者毀我也。」

【評論主題】兒童中心、糖衣式、興趣主義方法的教學型態是:(A)重釋明性、輕覺知性(B)重覺知性、輕釋明性(C)釋明性與覺知性並重 (D)以上皆非

【評論內容】

R. S. Peters

1.認知性 教學內容合乎經過驗證的事實。

2.自願性 教學過程合乎學生的學習意願與動機。

3.價值性 教學結果有其意義性及道德作用。

高廣孚

針對教學的教學設計又提出另一新的規準--合效率性

「效率性」著重在教學方面的層面,強調採用合宜的教學方法以協助學習者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P.H. Hirst 

1.釋明性 教學意圖能為學生所理解、仿效。老師要把教材講解得很清楚易懂

2.覺知性 教學成果能為師生雙方的共同覺知。要兼顧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意願

3.目的性 教學活動能達成預期學習結果。教學要達到教育目的

資料來源:https://blog.xuite.net/st868221/twblog/132421588

【評論主題】48.49. 下列選項作者與作品的對應,何者錯誤?(A)歐陽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B)辛棄疾: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C)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評論內容】

來源:https://fanti.dugushici.com/mingju/11628

選項(A)

宋代─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蒙: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淡妝濃抹 一作:濃妝淡抹)

譯:

西湖水光在陽光的照耀下閃動着,波光粼粼,看起來美麗極了。山色在雲霧的籠罩下。半明半暗,隱隱約約,雨中的西湖也顯得非常奇妙。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空濛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裝飾水光是她濃豔的粉脂,不管怎樣裝扮都那麼美麗。

【評論主題】10. 下列選項何者沒有使用譬喻修辭?(A)一把綠色小傘是一頂荷蓋 (B)村舍與樹林是這地盤上的棋子(C)要不,我去了,我便化做螢火蟲,以我的一生為你點盞燈 (D)後蓉履其地,蹴然以驚,如土忽隆起者;

【評論內容】

翻譯來源:https://forestcat.pixnet.net/blog/post/17170933

喻體:說明事物的主體

喻詞:連接喻體和喻衣的語詞(Ex:好像、如同、若、似、好比……)

喻依:用來比方說明此一主體的另一事物

(D)「好像地面隆起來了一樣」→因為沒有「像什麼」(沒有喻依),所以不是譬喻

(C)我「變成」螢火蟲→把自己比喻成螢火蟲照亮別人,所以是譬喻

【評論主題】40. 為了改善教育實務上的問題,針對特定情境中產生的教育問題進行系列性的實證性研究,以發現有效解決教育現場問題的方法或關鍵。下列哪種類型較適合說明上述的研究方法?(A)調查研究法 (B)事後回溯法

【評論內容】

(A)調查研究(survey research)

是研究者採用問卷(questionnaire)、訪問(interview)或觀察(observation)等技術,從母群體成員中搜集所需資料,以決定母群體在一個或多個社會學變項或心理學變項上之現況,或諸變項之間之關係。

調查研究目前在各類學科(如: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上甚至是政府部門中普遍被採用。

來源: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8%AA%BF%E6%9F%A5%E7%A0%94%E7%A9%B6%E6%B3%95

(B)事後回溯研究(ex post facto research)

又稱解釋觀察研究(explanatorynobservational studies)或因果比較研究(causal comparativenresearch)

以回溯方式探究變項,以找出可能之關係或效應。事後回溯研究之自變項須事先確定,才進...

【評論主題】13. 古諺語「一人善射,百夫決拾。」意謂(A)謂本無其事,但因傳說者多,大家就信以為真。(B)比喻為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C)滿堂之上,一人不樂,眾皆為之不歡。(D)一人得道,雞犬飛升。

【評論內容】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吳語》:“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

【解釋】決:射箭用的骨制扳指;拾:射箭用的護臂。為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

               比喻凡事為首者宣導於前,則其眾必起而效之。

來源:

1.http://chengyu.game2.tw/archives/22270#.XNzJl44zY2x

2.https://idiom.wlps.kl.edu.tw/index.php?id=10643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闌干:縱橫散亂的樣子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譯:

夜深時忽然夢見年輕時歡樂的事,禁不住的在夢醒時痛哭,淚水和著胭脂交織縱橫了滿臉。

資料來源:https://blog.xuite.net/kk45354/blog/45686994

【評論主題】36.下列哪一個選項的語詞結構與「紅花綠葉」相同?(A)手忙腳亂 (B)落花流水 (C)有勇無謀 (D)避重就輕。

【評論內容】

紅花綠葉→形名形名

(A)手忙腳亂→名形名形

(B)落花流水→形名形名

(C)有勇無謀→動名動名

(D)避重就輕→動名動名

【評論主題】37.下列選項關於《孝經》作者的考證,何者有誤?(A)《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推為曾子所作(B)《漢書》〈藝文志〉推為孔子所作(C)宋代晁公武推為曾子弟子所作(D)明代顧炎武推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

【評論內容】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269y2a9.html

關於《孝經》的作者,概括起來大約有八種說法。

1、孔子說。班固《漢書·藝文志》說:「《孝經》者,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也。」

2、曾子說。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曾參,「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

3、曾子門人說。宋人胡寅說:「曾子問孝於仲尼,退而與門弟子言之,門弟子類而成書。」(朱彝尊《經義考》卷二二二)

4、子思說。宋人馮椅說:「子思作《中庸》,追述其祖之語乃稱字,是書(指《孝經》)當成於子思之手。」(王應麟《困學紀聞》)

5、孔子門人說。司馬光《古文孝經指解·序》說:「故孔子與曾參論孝,而門人書之,謂之《孝經》。」

6、齊魯間儒者說。...

【評論主題】26. 下列成語,何者用字完全正確?(A)故步自封 (B)前踞後恭 (C)程程相因 (D)拭目以待。

【評論內容】

故步自封                   

比喻墨守成規,安於現狀,不求進取。如:「他為人行事,既不隨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

似:墨守成規、陳陳相因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

前倨後恭                   

倨:傲慢無禮

先前傲慢無禮,後又謙卑恭敬。比喻待人勢利,態度轉變迅速。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

陳陳相因                   

原指京都倉庫的糧食逐年增加,致陳糧上再堆陳糧。

《史記.卷三○.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後比喻因襲舊例,而無革新進步。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

【評論主題】34. 特殊教育法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學校辦理特殊教育之成效,主管教育機關,應至少每幾年辦理一次評鑑?(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

【評論內容】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9136

法規名稱: 特殊教育法

公發布日: 民國 73 年 12 月 17 日

修正日期: 民國 108 年 04 月 24 日

第 47 條

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學校辦理特殊教育之成效,主管機關應至少每四年辦理一次評鑑,或依學校評鑑週期併同辦理。

直轄市及縣(市)主管機關辦理特殊教育之績效,中央主管機關應至少每四年辦理一次評鑑。

前二項之評鑑項目及結果應予公布,並對評鑑成績優良者予以獎勵,未達標準者應予追蹤輔導;其相關評鑑辦法及自治法規,由各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17. 學校中主任與組長之間的衝突是屬於(A)垂直式衝突(B)水平式衝突(C)雙避式衝突(D)雙趨式衝突。

【評論內容】

衝突層次

一、個人內在的衝突

(一)雙趨衝突(approach-approach conflict):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只能選擇其一。 (二)雙避衝突(avoidance- avoidance conflict):兩害相權取其一。(三)趨避衝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既愛之又恨之,欲趨之又避之的矛盾心理。

二、個人間衝突:指兩個人之間的衝突

三、團體內衝突:如同處室的衝突

四、團體間衝突:如處室間的衝突

五、組織內衝突:由於組織結構、組織氣氛和正式權威所造成的矛盾衝突,如下:

(一)垂直式衝突:主管和部屬之間的衝突(二)水平式衝突:組織體系中同一層次但不同部門之間(三)實作-幕僚的衝突:幕僚部門(即行政部門)與實際負責生產作業部門(即教學部門)衝突(四)角色衝突:兩個或...

【評論主題】26. 下列成語,何者用字完全正確?(A)故步自封 (B)前踞後恭 (C)程程相因 (D)拭目以待。

【評論內容】

故步自封                   

比喻墨守成規,安於現狀,不求進取。如:「他為人行事,既不隨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

似:墨守成規、陳陳相因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

前倨後恭                   

倨:傲慢無禮

先前傲慢無禮,後又謙卑恭敬。比喻待人勢利,態度轉變迅速。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

陳陳相因                   

原指京都倉庫的糧食逐年增加,致陳糧上再堆陳糧。

《史記.卷三○.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後比喻因襲舊例,而無革新進步。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

【評論主題】34. 特殊教育法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學校辦理特殊教育之成效,主管教育機關,應至少每幾年辦理一次評鑑?(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

【評論內容】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9136

法規名稱: 特殊教育法

公發布日: 民國 73 年 12 月 17 日

修正日期: 民國 108 年 04 月 24 日

第 47 條

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學校辦理特殊教育之成效,主管機關應至少每四年辦理一次評鑑,或依學校評鑑週期併同辦理。

直轄市及縣(市)主管機關辦理特殊教育之績效,中央主管機關應至少每四年辦理一次評鑑。

前二項之評鑑項目及結果應予公布,並對評鑑成績優良者予以獎勵,未達標準者應予追蹤輔導;其相關評鑑辦法及自治法規,由各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17. 學校中主任與組長之間的衝突是屬於(A)垂直式衝突(B)水平式衝突(C)雙避式衝突(D)雙趨式衝突。

【評論內容】

衝突層次

一、個人內在的衝突

(一)雙趨衝突(approach-approach conflict):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只能選擇其一。 (二)雙避衝突(avoidance- avoidance conflict):兩害相權取其一。(三)趨避衝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既愛之又恨之,欲趨之又避之的矛盾心理。

二、個人間衝突:指兩個人之間的衝突

三、團體內衝突:如同處室的衝突

四、團體間衝突:如處室間的衝突

五、組織內衝突:由於組織結構、組織氣氛和正式權威所造成的矛盾衝突,如下:

(一)垂直式衝突:主管和部屬之間的衝突(二)水平式衝突:組織體系中同一層次但不同部門之間(三)實作-幕僚的衝突:幕僚部門(即行政部門)與實際負責生產作業部門(即教學部門)衝突(四)角色衝突:兩個或...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要一ㄠ:攔阻、截擊。

來源: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dYsoU8&o=e0&sec=sec1&op=v&view=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