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1.下列有關民事訴訟當事人能力之敘述,何者正確?(A)地方機關,有當事人能力(B)胎兒,關於其可享受之利益,有當事人能力(C)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D)當事人能力等同行為能力(E)非法人之團體

【評論內容】第 二 章 當事人 第 一 節 當事人能力及訴訟能力 第 40 條 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 胎兒,關於其可享受之利益,有當事人能力。 非法人之團體,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有當事人能力。 中央或地方機關,有當事人能力。

【評論主題】13 下列何者非立法委員言論免責權之範圍?(A)在委員會之發言 (B)院內記者會 (C)院內黨團協商 (D)在院會之表決

【評論內容】Nr.435 立委諸公,不受逮捕 (修4:會期中) 1.院會2.委員會3.黨團協商4.公聽會

【評論主題】31.下列有關民事訴訟當事人能力之敘述,何者正確?(A)地方機關,有當事人能力(B)胎兒,關於其可享受之利益,有當事人能力(C)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D)當事人能力等同行為能力(E)非法人之團體

【評論內容】第 二 章 當事人 第 一 節 當事人能力及訴訟能力 第 40 條 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 胎兒,關於其可享受之利益,有當事人能力。 非法人之團體,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有當事人能力。 中央或地方機關,有當事人能力。

【評論主題】23.下列何者為成文法法源?(A)條約 (B)判例(C)法律 (D)命令(E)自治法規

【評論內容】法律淵源,通說為法律之存在形式。大致可區分為成文法源(直接法源)與不成文法源(間接法源)。一般而言有直接發生法律效力者,如憲法、法律、命令、自治法規、條約,謂之成文法源;需經過國家之承認,始發生效力者,如習慣法、法理、判例、解釋、學說等,謂之不成文法源。

【評論主題】11.人民因中央機關之違法行政處分,認為損害其權利,經依訴願法提起訴願而不服其決定,得向行政法院提起何種訴訟?(A)撤銷訴訟 (B)給付訴訟 (C)確認訴訟 (D)公益訴訟

【評論內容】第 4 條 人民因中央或地方機關之違法行政處分,認為損害其權利或法律上之利益 ,經依訴願法提起訴願而不服其決定,或提起訴願逾三個月不為決定,或 延長訴願決定期間逾二個月不為決定者,得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 逾越權限或濫用權力之行政處分,以違法論。 訴願人以外之利害關係人,認為第一項訴願決定,損害其權利或法律上之 利益者,得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