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 下列哪一個注音符號不直接和聲符相拼? (A)ㄟ (B)ㄝ (C)ㄚ (D)ㄛ

【評論內容】[參考]注音符號拼音條例 資料來源:康...

【評論主題】28.下列選項中,何者引號內字音不同? (A)「踧」踖不安 \\/ 前後「簇」擁 (B)「落」落寡歡 \\/ 賄「賂」當選 (C)不「忮」不求 \\/ 膾「炙」人口 (D)三審定「讞」 \\/ 兵不「

【評論內容】下列選項中,何者引號內字音不同?(A) 「踧」踖不安ㄘㄨˋ ㄐㄧˊ ㄅㄨˋ ㄢ-- 外表恭敬而內心局促不安。

【評論主題】13.依據上文,孔孟與戰國游士最大的差別在於: (A) 自信程度 (B) 口才巧拙 (C) 義利原則 (D) 有無朋黨

【評論內容】孔孟所處的時代,離西周初年已經幾百年,文王武王用過的法令制度已經散失,原先傳承的風俗薪火已經熄滅很久了;這二人竟特別闡發先王的治國體系,告訴我們(仁義)是不可變更的,哪裡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後人做不能做的事呢?也不過是要根據他們遇到的時代特點以及與以前不同的情形,來制定當代的法令制度,使之不違背先王的旨意罷了。二帝三王的統治,他們的變化固然很大,他們的方法自然不一樣,但是他們治理天下的願望,處理事務的主次、始終、先後關係的方法,不曾有什麼不同啊。孔孟的學術門徑就是這樣。法令是用來適應變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王道,是用來建立國家的根本的,不能不保持一致,這是不可改變的真理。所以孔孟捍衛這個,那裡是喜歡發表不同的見解呢?只是不肯無原則的附和,取悅他人罷了。可以說是不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並且確信相信自己判斷的人。戰國的遊說之士卻不這樣。不懂得王道可信,卻樂於說其易合。其用心措意苟且為權時之計,不作長久打算。因而討論欺詐的好處,而對弊端避諱不談;強調戰爭的好處而不談論其中的憂患。一個接一個得聽言行事者,並非沒有益處但比不上帶來的害處;得到的比不上失去的。像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這樣的謀士,因此而喪生,而諸侯和秦國因為施行了他們的政策而遭遇滅國之災。多么明顯,這是世界的一大禍害呀。但是俗世仍然沒有醒悟過來。只有遵循先王正確的法度,積極適應時代,做出改變,雖然法度不同,但是檢查不出瑕疵,實行起來也沒有弊端。所以古代的聖賢,沒有因此而改變自己的想法。

【評論主題】29.後現代對現代主義而言,是一種承繼,也是一種反動(Lyotard, 1984)。這種反動表現於對現代主義所追求「一致 性、普遍性、簡化性」知識論的質疑與批判,雖然造成後現代一詞難有統一的定義,但

【評論內容】(A) 解構,去除真理霸權。(B) 反對工具理性,重視主體意識。(C) 重視大數據論述,避免宰制。(D) 尊重多元、包容差異 。

【評論主題】34.有關學生心理的效應,何項敘述是錯誤的? (A)霍桑效應係實驗組的受試者行為受到本身參與研究的影響,而非受到實驗變項影響的現象。 (B)初始效應係當控制組的受試者感受到他們處在和實驗組競賽情況

【評論內容】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意指學習一連串有序列關係的項目時,排列在最初的學習材料較容易記憶,因此在課程早期宜呈現前導組織及關鍵組織概念。當採取自由回憶的方式測驗記憶內容時,最先出現的項目已經送入長期記憶,所以較易被回憶。

【評論主題】10.以下哪一個選項的部首正確?(A)萬:「艸」部 (B)青:「青」部 (C)麻:「广」部 (D)寺:「士」部

【評論內容】(A) 萬:禸 ㄖㄡˊ部,(C)麻:麻部,(D)寺:寸部

【評論主題】10.以下哪一個選項的部首正確?(A)萬:「艸」部 (B)青:「青」部 (C)麻:「广」部 (D)寺:「士」部

【評論內容】(A) 萬:禸 ㄖㄡˊ部,(C)麻:麻部,(D)寺:寸部

【評論主題】10.以下哪一個選項的部首正確?(A)萬:「艸」部 (B)青:「青」部 (C)麻:「广」部 (D)寺:「士」部

【評論內容】(A) 萬:禸 ㄖㄡˊ部,(C)麻:麻部,(D)寺:寸部

【評論主題】10.以下哪一個選項的部首正確?(A)萬:「艸」部 (B)青:「青」部 (C)麻:「广」部 (D)寺:「士」部

【評論內容】(A) 萬:禸 ㄖㄡˊ部,(C)麻:麻部,(D)寺:寸部

【評論主題】10.以下哪一個選項的部首正確?(A)萬:「艸」部 (B)青:「青」部 (C)麻:「广」部 (D)寺:「士」部

【評論內容】(A) 萬:禸 ㄖㄡˊ部,(C)麻:麻部,(D)寺:寸部

【評論主題】33. 下列哪一項較接近康德(I. Kant)的義務論主張?(A)追求社會上的幸福最大化(B)透過訓練與習慣可以培養善良的氣質(C)行為的價值需依行為之效果來加以衡量(D)把每一個人當作目的而非手段來

【評論內容】康德義務主義絕對命令公式把原則當作世界的規律來遵守。行動時對待人的方式是,不論是自己或他人,絕對不把人只當成手段,而永遠要把人當成是目的。因此,所有理性的人必須把自己當作一位世界目標的立法者來遵守原則。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評論主題】27. 下列有關培根(F. Bacon)的四偶像說,何者為是?(A)種族偶像指的是來自社會習俗、語言、文字的謬誤(B)劇場偶像指的是來自於人性本身或者感官的極限所產生的謬誤(C)洞穴偶像指的是來自個人

【評論內容】培根(F.Bacon)認為理解是知識的本源,如果要得到真正的知識,便要先從去除成見及偏見開始。培根稱成見為偶像,阻礙知識發展的四大偶像為:1. 種族的偶像【人人皆有的錯誤】(1) 來自於人性本身、感官的極限→破除自我中心觀點,避免主觀,人不能完全依靠經驗,還需要理性。(2) 例:認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而否定異國文化。2. 洞穴的偶像【個人專有的錯誤】(1) 來自於個人的成長背景、環境、經驗……等等→破除淺見,重視整體。(2) 例:井底之蛙,以為看見的天空就是全世界。3. 市場的偶像【人與人溝通後產生的錯誤】(1) 來自於社會習俗、文字、語言……等等→對培根而言這是最危險的錯誤,也最難排除。(2) 例: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別人說什麼...

【評論主題】1. 1.請選出不是「土」部首的選項:(A)堯(B)報(C)垔(D)卦

【評論內容】部首: 卜

【評論主題】1. 「聖人南面而聽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與焉。一曰治親,二曰報功,三曰舉賢,四曰使能,五曰存愛。五者一得於天下,民無不足、無不贍者。五者,一物紕繆,民莫得其死。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此段

【評論內容】紕ㄆㄧ繆ㄇㄧㄡˋ:錯誤。《禮記.大傳》:「王者一物紕繆,民莫得其死。」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序〉:「雖時有紕繆,實勒成一家,總其大較,信命世之宏才也。」

【評論主題】30.「千古幽扃一旦開,天罡地煞出泉台。自來無事多生事,本來禳災卻惹災。社稷從今雲擾擾,兵戈到處鬧垓垓。高俅奸佞雖堪恨,洪信從今釀禍災。」以上詩句,可以判斷出自哪一部古典小說?(A)《三國演義》(B)

【評論內容】

水滸傳》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開篇。

詩曰:千古幽扃一旦開,天罡地煞出泉台。自來無事多生事,本為禳災卻惹災。社稷從今雲擾擾,兵戈到處鬧垓垓。高俅奸佞雖堪恨,洪信從今釀禍胎。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8q9ajzq.html

【評論主題】75. 關於古典和操作制約學習的說明,下列何者最正確?(A)古典制約強調增加物的重要,用以提高行為出現的頻率(B)刺激替代是操作制約的核心機制,用以強化個體的行為(C)為了降低行為出現的頻率,古典制約

【評論內容】操作制約(英語:operant conditioning)是一種由刺激引起的行為改變的過程與方法,又稱為工具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或工具學習。操作制約與古典制約(classic conditioning)有所不同,操作制約的行為是個體「主動」改變環境的行為,當行為得到獎勵或懲罰時出現刺激,反過來控制這種行為;而古典制約則是使個體被動接受刺激並產生反應的作用。

【評論主題】69. 第一位提出科學管理,後世尊稱其為「科學管理之父」是以下何人?(A)韋伯(M. Weber) (B)路徳(M. Luther) (C)泰勒(F. W. Taylor) (D)費堯(H. Foya

【評論內容】科學管理由美國工程師泰勒(F.W.Taylor)首創。主張現代企業經營,當以科學方法來選用工人、訓練工人、分配職員(計劃與控制)及工人(執行)的工作及改善員工的工作方法。俾以最少的人力、物力,達到最有效的經濟目標。此一理論為後來管理科學的濫觴。資料來源:教育百科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犢牧採薪犢牧採薪,喻指老而無妻的人。出自 《雉朝飛》。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扼喉撫背【解釋】撫: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敵方的要害,使其喪失反抗的能力。

【出處】隋·盧思道《爲北齊檄陳文》:“鉅艦高艫,順流東指江都、壽春之域;扼喉撫背之兵,飛龍赤馬,絕水南越。資料來源:https://www.zdic.net/hant/%E6%89%BC%E5%96%89%E6%92%AB%E8%83%8C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牛衣夜哭

【解釋】形容夫妻共同過着窮困的生活。同“牛衣對泣”。

【出處】唐·溫庭筠《上裴舍人啓》:“今則阮路興悲,商歌結恨;牛衣夜哭,馬柱晨吟。資料來源:https://www.zdic.net/hant/%E7%89%9B%E8%A1%A3%E5%A4%9C%E5%93%AD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ㄐㄧˊ ㄌㄧㄣˊ ㄑㄧㄢˊ ㄧˋ魚靜止不游,鳥收起翅膀不飛翔。比喻退隱不出仕。《晉書.卷一.宣帝紀》:「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雲。」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88315&la=0&powerMode=0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釋義:女子容貌美麗,可與桃花爭豔。語出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後亦用「人面桃花」形容景色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感傷。典故說明:「人面桃花」這句成語出自唐代詩人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崔護,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安平縣)人,貞元十二年進士,官嶺南節度使。《太平廣記》中有一則關於他作此詩的故事:崔護在中進士前的某年清明節,獨遊長安城南,看見一座桃花盛開的農莊,他上前去叩莊院的大門,想要討杯水酒來解渴。出乎意料的,一位姿色非凡、豔如桃花的女子開門接待。第二年的清明節,崔護情不自禁地前往尋訪那位女子。桃花依舊,但大門深鎖,芳蹤杳然。崔護失望之餘,在門扉題上「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句,以記那位姿色非凡的女子。後來「人面桃花」演變為成語,除可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外,也被用來形容景色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感傷。資料來源: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533&webMd=2&la=0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A)至交:最知心的朋友(B)門人:弟子(C)西席:家庭或私塾教師(D)堂隸:兄弟昔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諸子但為未及古人,自一時之雋也。以前俞伯牙在鍾子期死後,拉琴斷絃,終身不再彈奏;孔子聽說學生子路被衛人殺弟害並剁成肉醬,因而命家人倒掉肉醬,從此不再食用。前者絕絃是因為悲痛知音的難過,後者則是感傷勇敢的弟子少有,諸位先生雖不及古賢人,但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人才啊!http://new.lotus-garden.org.tw/blog_show.php?nid=495資料來源

【評論主題】34. 成語:「灌夫罵坐」,「灌夫」是那一時代人:(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周朝

【評論內容】灌夫罵坐注  音ㄍㄨㄢˋ ㄈㄨ ㄇㄚˋ ㄗㄨㄛˋ漢朝灌夫為人剛直,容易借酒使性,而不善阿諛他人,曾於丞相田蚡的酒宴上大罵臨汝侯和程不識洩怒。典出《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後用來表示剛直不屈,不諛權勢。明.陳汝元《金蓮記》第四齣:「推門看竹,何妨王子乘輿;索酒指瓶,便倣灌夫罵坐。」也作「使酒罵座」、「罵坐灌夫」。資料來源: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25653&webMd=2&la=0

【評論主題】33. 明‧張煌言〈曹雲霖中丞〈從龍詩集序〉〉:「潛鱗戢羽」,此處之「潛鱗戢羽」,意指:(A)曝露形跡 (B)海闊天空、魚躍鳥飛(C)隱藏形跡 (D)沽名釣譽

【評論內容】潛鱗戢羽/戢鱗潛翼

注音 ㄑㄧㄢˊ ㄌㄧㄣˊ ㄐㄧˊ ㄩˇ魚靜止不游,鳥收起翅膀不飛翔。比喻退隱不出仕。《晉書.卷一.宣帝紀》:「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雲。」資料來源: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88315&la=0&powerMode=0

【評論主題】10.以下哪一個選項的部首正確?(A)萬:「艸」部 (B)青:「青」部 (C)麻:「广」部 (D)寺:「士」部

【評論內容】(A) 萬:禸 ㄖㄡˊ部,(C)麻:麻部,(D)寺:寸部

【評論主題】24.有關流派、詩人、詩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自然派/王維、孟浩然/文字純樸,詩風恬淡(B)奇險派/韓愈、賈島/用字艱澀,造境僻苦(C)浪漫派/李白、杜甫/詩風瀟灑奔放,熱情洋溢(D)社會派/白

【評論內容】杜甫詩歌的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感情真摯,描寫深刻,細膩感人,形象鮮明,杜甫詩中每個字,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他的詩激盪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熾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後人公認為「詩史」,詩人被尊稱為「詩聖」。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並論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資料來源:教育百科

【評論主題】▲閱讀下列文字,回答 62~66 題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評論內容】《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解釋:1. 吟嘯:呼嘯歌唱。2. 芒鞋:草鞋。3. 簑:以前農人穿的雨衣。4. 平生:平時。5. 料峭:風寒的樣子。6. 蕭瑟:風雨吹打樹林的聲音。

「定風波」白話宋詞:

不要管那穿過濃密樹林敲打樹葉的雨聲,何不一面唱歌,一面慢慢的散步呢!一根竹杖、一雙草鞋,比騎著馬而還要輕快。大雨又有什麼好怕的?穿起了簑衣,在湮雨茫茫裡,照樣可以像平常一樣的來去自如。寒冷的春風吹醒了我的酒意,有些微的寒意。這時遠方山頭上的落日已代替了湮雨,出來迎接我了。回想過去那又...

【評論主題】49自古詩人常藉楊柳自身柳絮飄忽不定的特點,抒發對故鄉的無限牽掛;或當作遣愁的憑藉;或暗喻離別。下列都是歌詠楊柳的詩篇,屬於暗喻離別,有惜別懷遠之意的選項是?(A)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

【評論內容】

唐•羅隱《柳》

灞岸晴來送別頻,

相偎相倚不勝春。

自家飛絮猶無定,

爭解垂絲絆路人?

【譯註】

楊柳尚且不能掌控住自己的飛絮,使之任意飄蕩,沒有歸宿,哪裡會懂得用柳絲來牽絆行人呢?「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兩句,以灞橋送別帶出柳,並描繪出柳枝依依,柔情無限的情態。「相偎相倚」,既寫出春風中柳枝婀娜多姿之態,又讓人聯想到離別雙方難分難捨的情狀;同時,還暗示出離別之人像是情人而非親友,仿佛彼此明白別後再無會期。「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兩句,轉寫楊柳本身,感慨飛絮無定和柳條纏人,說的是楊柳尚且不能掌控住自己的飛絮,使之任意飄蕩,沒有歸宿,哪裡會懂得用柳絲來牽絆行人呢?這兩句賦柳而喻人,...

【評論主題】10.以下哪一個選項的部首正確?(A)萬:「艸」部 (B)青:「青」部 (C)麻:「广」部 (D)寺:「士」部

【評論內容】(A) 萬:禸 ㄖㄡˊ部,(C)麻:麻部,(D)寺:寸部

【評論主題】27. 下列有關培根(F. Bacon)的四偶像說,何者為是?(A)種族偶像指的是來自社會習俗、語言、文字的謬誤(B)劇場偶像指的是來自於人性本身或者感官的極限所產生的謬誤(C)洞穴偶像指的是來自個人

【評論內容】培根(F.Bacon)認為理解是知識的本源,如果要得到真正的知識,便要先從去除成見及偏見開始。培根稱成見為偶像,阻礙知識發展的四大偶像為:1. 種族的偶像【人人皆有的錯誤】(1) 來自於人性本身、感官的極限→破除自我中心觀點,避免主觀,人不能完全依靠經驗,還需要理性。(2) 例:認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而否定異國文化。2. 洞穴的偶像【個人專有的錯誤】(1) 來自於個人的成長背景、環境、經驗……等等→破除淺見,重視整體。(2) 例:井底之蛙,以為看見的天空就是全世界。3. 市場的偶像【人與人溝通後產生的錯誤】(1) 來自於社會習俗、文字、語言……等等→對培根而言這是最危險的錯誤,也最難排除。(2) 例: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別人說什麼...

【評論主題】33. 下列哪一項較接近康德(I. Kant)的義務論主張?(A)追求社會上的幸福最大化(B)透過訓練與習慣可以培養善良的氣質(C)行為的價值需依行為之效果來加以衡量(D)把每一個人當作目的而非手段來

【評論內容】康德義務主義絕對命令公式把原則當作世界的規律來遵守。行動時對待人的方式是,不論是自己或他人,絕對不把人只當成手段,而永遠要把人當成是目的。因此,所有理性的人必須把自己當作一位世界目標的立法者來遵守原則。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評論主題】1. 1.請選出不是「土」部首的選項:(A)堯(B)報(C)垔(D)卦

【評論內容】部首: 卜

【評論主題】1. 「聖人南面而聽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與焉。一曰治親,二曰報功,三曰舉賢,四曰使能,五曰存愛。五者一得於天下,民無不足、無不贍者。五者,一物紕繆,民莫得其死。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此段

【評論內容】紕ㄆㄧ繆ㄇㄧㄡˋ:錯誤。《禮記.大傳》:「王者一物紕繆,民莫得其死。」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序〉:「雖時有紕繆,實勒成一家,總其大較,信命世之宏才也。」

【評論主題】30.「千古幽扃一旦開,天罡地煞出泉台。自來無事多生事,本來禳災卻惹災。社稷從今雲擾擾,兵戈到處鬧垓垓。高俅奸佞雖堪恨,洪信從今釀禍災。」以上詩句,可以判斷出自哪一部古典小說?(A)《三國演義》(B)

【評論內容】

水滸傳》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開篇。

詩曰:千古幽扃一旦開,天罡地煞出泉台。自來無事多生事,本為禳災卻惹災。社稷從今雲擾擾,兵戈到處鬧垓垓。高俅奸佞雖堪恨,洪信從今釀禍胎。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8q9ajzq.html

【評論主題】69. 第一位提出科學管理,後世尊稱其為「科學管理之父」是以下何人?(A)韋伯(M. Weber) (B)路徳(M. Luther) (C)泰勒(F. W. Taylor) (D)費堯(H. Foya

【評論內容】科學管理由美國工程師泰勒(F.W.Taylor)首創。主張現代企業經營,當以科學方法來選用工人、訓練工人、分配職員(計劃與控制)及工人(執行)的工作及改善員工的工作方法。俾以最少的人力、物力,達到最有效的經濟目標。此一理論為後來管理科學的濫觴。資料來源:教育百科

【評論主題】75. 關於古典和操作制約學習的說明,下列何者最正確?(A)古典制約強調增加物的重要,用以提高行為出現的頻率(B)刺激替代是操作制約的核心機制,用以強化個體的行為(C)為了降低行為出現的頻率,古典制約

【評論內容】操作制約(英語:operant conditioning)是一種由刺激引起的行為改變的過程與方法,又稱為工具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或工具學習。操作制約與古典制約(classic conditioning)有所不同,操作制約的行為是個體「主動」改變環境的行為,當行為得到獎勵或懲罰時出現刺激,反過來控制這種行為;而古典制約則是使個體被動接受刺激並產生反應的作用。

【評論主題】10.以下哪一個選項的部首正確?(A)萬:「艸」部 (B)青:「青」部 (C)麻:「广」部 (D)寺:「士」部

【評論內容】(A) 萬:禸 ㄖㄡˊ部,(C)麻:麻部,(D)寺:寸部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扼喉撫背【解釋】撫: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敵方的要害,使其喪失反抗的能力。

【出處】隋·盧思道《爲北齊檄陳文》:“鉅艦高艫,順流東指江都、壽春之域;扼喉撫背之兵,飛龍赤馬,絕水南越。資料來源:https://www.zdic.net/hant/%E6%89%BC%E5%96%89%E6%92%AB%E8%83%8C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犢牧採薪犢牧採薪,喻指老而無妻的人。出自 《雉朝飛》。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牛衣夜哭

【解釋】形容夫妻共同過着窮困的生活。同“牛衣對泣”。

【出處】唐·溫庭筠《上裴舍人啓》:“今則阮路興悲,商歌結恨;牛衣夜哭,馬柱晨吟。資料來源:https://www.zdic.net/hant/%E7%89%9B%E8%A1%A3%E5%A4%9C%E5%93%AD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ㄐㄧˊ ㄌㄧㄣˊ ㄑㄧㄢˊ ㄧˋ魚靜止不游,鳥收起翅膀不飛翔。比喻退隱不出仕。《晉書.卷一.宣帝紀》:「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雲。」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88315&la=0&powerMode=0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釋義:女子容貌美麗,可與桃花爭豔。語出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後亦用「人面桃花」形容景色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感傷。典故說明:「人面桃花」這句成語出自唐代詩人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崔護,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安平縣)人,貞元十二年進士,官嶺南節度使。《太平廣記》中有一則關於他作此詩的故事:崔護在中進士前的某年清明節,獨遊長安城南,看見一座桃花盛開的農莊,他上前去叩莊院的大門,想要討杯水酒來解渴。出乎意料的,一位姿色非凡、豔如桃花的女子開門接待。第二年的清明節,崔護情不自禁地前往尋訪那位女子。桃花依舊,但大門深鎖,芳蹤杳然。崔護失望之餘,在門扉題上「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句,以記那位姿色非凡的女子。後來「人面桃花」演變為成語,除可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外,也被用來形容景色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感傷。資料來源: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533&webMd=2&la=0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A)至交:最知心的朋友(B)門人:弟子(C)西席:家庭或私塾教師(D)堂隸:兄弟昔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諸子但為未及古人,自一時之雋也。以前俞伯牙在鍾子期死後,拉琴斷絃,終身不再彈奏;孔子聽說學生子路被衛人殺弟害並剁成肉醬,因而命家人倒掉肉醬,從此不再食用。前者絕絃是因為悲痛知音的難過,後者則是感傷勇敢的弟子少有,諸位先生雖不及古賢人,但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人才啊!http://new.lotus-garden.org.tw/blog_show.php?nid=495資料來源

【評論主題】34. 成語:「灌夫罵坐」,「灌夫」是那一時代人:(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周朝

【評論內容】灌夫罵坐注  音ㄍㄨㄢˋ ㄈㄨ ㄇㄚˋ ㄗㄨㄛˋ漢朝灌夫為人剛直,容易借酒使性,而不善阿諛他人,曾於丞相田蚡的酒宴上大罵臨汝侯和程不識洩怒。典出《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後用來表示剛直不屈,不諛權勢。明.陳汝元《金蓮記》第四齣:「推門看竹,何妨王子乘輿;索酒指瓶,便倣灌夫罵坐。」也作「使酒罵座」、「罵坐灌夫」。資料來源: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25653&webMd=2&la=0

【評論主題】33. 明‧張煌言〈曹雲霖中丞〈從龍詩集序〉〉:「潛鱗戢羽」,此處之「潛鱗戢羽」,意指:(A)曝露形跡 (B)海闊天空、魚躍鳥飛(C)隱藏形跡 (D)沽名釣譽

【評論內容】潛鱗戢羽/戢鱗潛翼

注音 ㄑㄧㄢˊ ㄌㄧㄣˊ ㄐㄧˊ ㄩˇ魚靜止不游,鳥收起翅膀不飛翔。比喻退隱不出仕。《晉書.卷一.宣帝紀》:「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雲。」資料來源: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88315&la=0&powerMode=0

【評論主題】10.以下哪一個選項的部首正確?(A)萬:「艸」部 (B)青:「青」部 (C)麻:「广」部 (D)寺:「士」部

【評論內容】(A) 萬:禸 ㄖㄡˊ部,(C)麻:麻部,(D)寺:寸部

【評論主題】24.有關流派、詩人、詩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自然派/王維、孟浩然/文字純樸,詩風恬淡(B)奇險派/韓愈、賈島/用字艱澀,造境僻苦(C)浪漫派/李白、杜甫/詩風瀟灑奔放,熱情洋溢(D)社會派/白

【評論內容】杜甫詩歌的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感情真摯,描寫深刻,細膩感人,形象鮮明,杜甫詩中每個字,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他的詩激盪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熾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後人公認為「詩史」,詩人被尊稱為「詩聖」。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並論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資料來源:教育百科

【評論主題】▲閱讀下列文字,回答 62~66 題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評論內容】《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解釋:1. 吟嘯:呼嘯歌唱。2. 芒鞋:草鞋。3. 簑:以前農人穿的雨衣。4. 平生:平時。5. 料峭:風寒的樣子。6. 蕭瑟:風雨吹打樹林的聲音。

「定風波」白話宋詞:

不要管那穿過濃密樹林敲打樹葉的雨聲,何不一面唱歌,一面慢慢的散步呢!一根竹杖、一雙草鞋,比騎著馬而還要輕快。大雨又有什麼好怕的?穿起了簑衣,在湮雨茫茫裡,照樣可以像平常一樣的來去自如。寒冷的春風吹醒了我的酒意,有些微的寒意。這時遠方山頭上的落日已代替了湮雨,出來迎接我了。回想過去那又...

【評論主題】49自古詩人常藉楊柳自身柳絮飄忽不定的特點,抒發對故鄉的無限牽掛;或當作遣愁的憑藉;或暗喻離別。下列都是歌詠楊柳的詩篇,屬於暗喻離別,有惜別懷遠之意的選項是?(A)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

【評論內容】

唐•羅隱《柳》

灞岸晴來送別頻,

相偎相倚不勝春。

自家飛絮猶無定,

爭解垂絲絆路人?

【譯註】

楊柳尚且不能掌控住自己的飛絮,使之任意飄蕩,沒有歸宿,哪裡會懂得用柳絲來牽絆行人呢?「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兩句,以灞橋送別帶出柳,並描繪出柳枝依依,柔情無限的情態。「相偎相倚」,既寫出春風中柳枝婀娜多姿之態,又讓人聯想到離別雙方難分難捨的情狀;同時,還暗示出離別之人像是情人而非親友,仿佛彼此明白別後再無會期。「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兩句,轉寫楊柳本身,感慨飛絮無定和柳條纏人,說的是楊柳尚且不能掌控住自己的飛絮,使之任意飄蕩,沒有歸宿,哪裡會懂得用柳絲來牽絆行人呢?這兩句賦柳而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