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5 根據稅捐稽徵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財政部依稅捐稽徵法或稅法所發布之解釋函令,對於據以申請之案件發生效力。但有利於納稅義務人者,對於尚未核課確定之案件適用之 (B)財政

【評論內容】

分析如下:(C) 稅捐稽徵法所稱相當擔保,係指相當於擔保稅款之擔保品,例如面額等於擔保稅款數額之上櫃之有價證券。依照稅捐稽徵法§11-1條之規定如下,以八折計算!:

【評論主題】6 有關稅捐稽徵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因適用法令、認定事實、計算或其他原因之錯誤,致溢繳稅款者,納稅義務人僅得自繳納之日起 5 年內提出具體證明,申請退還 (

【評論內容】

分析如下:(A) 因適用法令、認定事實、計算或其他原因之錯誤,致溢繳稅款者,納稅義務人僅得自繳納之日起 5 年內提出具體證明,申請退還。本題為民國 110 年 12 月 17 日稅捐稽徵法修法時所修正的部分,原先納稅義務人之錯誤確實為5年,但修法後改為10年,並且可歸責於政府機關之錯誤給出15年的年限。詳情參考下列稅捐稽徵法§28條:

【評論主題】18 有關個人境內房屋土地交易所得之課稅規定,下列何者正確? (A)個人出售民國 105 年以後取得之土地,該交易所得免徵土地增值稅,但應課徵房地合一稅 (B)個人於民國 105 年以後出售

【評論內容】(A) 個人出售民國 105 年以後取得之土地,該交易所得免徵土地增值稅,但應課徵房地合一稅【X,仍應課徵土地增值稅】

【評論主題】19 依土地稅法規定,移轉下列何項土地時,可以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A)因繼承而移轉之土地 (B)因被徵收而移轉之土地 (C)移轉與自然人之作農業使用的農業用地 (D)移轉與營利事業之作工廠使用的工

【評論內容】首先:免徵不等於得申請免徵!!!依照土地稅法之規定:(A) 因繼承而移轉之土地  免徵(第 28 條 已規定地價之土地,於土地所有權移轉時,應按其土地漲價總數額徵收土地增值稅。但因繼承而移轉之土地,各級政府出售或依法贈與之公有土地,及受贈之私有土地,免徵土地增值稅。)

【評論主題】20 依土地稅法規定,A 公司持有一筆都市計畫公共設施保留地,供其員工做停車使用,該土地課稅總地價為 1,000 萬元,當年應繳納地價稅額為若干? (A) 10 萬元 (B) 6 萬元 (C) 2 萬

【評論內容】這題要小心「停車場」來騙你依照土地稅法:第 19 條 (正確思考途徑,0.6%稅率)都市計畫公共設施保留地,在保留期間仍為建築使用者,除自用住宅用地依第十七條之規定外,統按千分之六計徵地價稅;其未作任何使用並與使用中之土地隔離者,免徵地價稅。第 18 條(錯誤思考途徑,1%稅率) 供左列事業直接使用之土地,按千分之十計徵地價稅。但未按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規劃使用者,不適用之:一、工業用地、礦業用地。

【評論主題】8 依所得稅法及相關法規規定,下列何者不符合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新制有關自住房地租稅優惠之條件? (A)個人與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於該房屋辦竣戶籍登記連續滿 8 年 (B)個人或其配偶於該房屋連續居住滿

【評論內容】

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新制有關自住房地租稅優惠之條件就是「3個6年」  (一) 個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設有戶籍、持有並居住於該房屋連續滿6年。(A)  (二) 交易前6年內,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D)  (三) 個人與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於交易前6年內未曾適用自住房地租稅優惠規定。(C)

【評論主題】6 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外之 A 公司,其在臺分公司於 107 年 6 月買進一筆土地,與境內甲建設公司合建,於 110 年 9 月興建完成並各自出售土地、房屋,A 公司 110 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

【評論內容】雖然從題目看起來屬於「合建分售」,可適用20%稅率,但要注意A公司為「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外之公司」,故無合建分售優惠稅率的適用。因此回歸境外事業適用稅率,2年以內45%,2年以上35%。

【評論主題】9 非屬小規模營利事業之獨資合夥組織,依所得稅法相關規定之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方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應辦理結算申報 (B)免辦理暫繳申報 (C)應辦理未分配盈餘申報 (D)應辦理清算申報

【評論內容】建議用刪去法:(A)應辦理結算申報(正確)(B)免辦理暫繳申報(正確)(C)應辦理未分配盈餘申報(錯誤)(D)應辦理清算申報(正確)參考資料: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tax-info/understanding/tax-saving-manual/national/profit-seeking-enterprise-income-tax/7KLMbzD

【評論主題】2 個人 111 年度符合下列何種情形,免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計算繳納所得稅? (A)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之個人,有香港來源所得新臺幣 200 萬元 (B)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之個人,有基本所得額新

【評論內容】以下資訊節錄自財政部稅賦入口網: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tax-info/understanding/tax-saving-manual/national/individual-income-tax/6xKrvGR(A) 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之個人,有香港來源所得新臺幣 200 萬元(已逾新台幣100萬,須申報)(B) 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之個人,有基本所得額新臺幣 800 萬元(已逾新台幣670萬,須申報) (C) 111 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有投資抵減稅額新臺幣 1 萬元(簡單來說就是有提出要以投資抵減稅者皆須申報。(七)95年1月1日以後,各法律新增的減免綜合所得稅之所得額或扣除額,經財政部公告應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者(財政部110年8月2日及111年3月15日公告新增個人於111年1月1日以後依產業創新條...

【評論主題】5 營利事業計算基本所得額時,以所得稅法規定計算之課稅所得額為基礎,加計之各項所得,下列何者非屬加計項目? (A)依所得稅法規定停徵所得稅之證券交易所得 (B)依產業創新條例規定智慧財產權研究發展支出

【評論內容】依照所得基本稅額條例: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G0340115(A) 依所得稅法規定停徵所得稅之證券交易所得  應計入§7  3:營利事業於一百零二年度以後出售其持有滿三年以上屬所得稅法第四條之一規定之股票者,於計算其當年度證券交易所得時,減除其當年度出售該持有滿三年以上股票之交易損失,餘額為正者,以餘額半數計入當年度證券交易所得;餘額為負者,依前項規定辦理。

【評論主題】1 依所得稅法規定,納稅義務人 111 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時,符合下列那一種情形,不得列報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或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A)採各類所得分開計算稅額方式,經減除該 2 項扣除額後,本人

【評論內容】依照所得稅法第17條(不得列報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或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之規定)納稅義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適用第一項第二款第三目之6幼兒學前特別扣除及之7長期照顧特別扣除之規定:

【評論主題】23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5%股權,並採權益法處理對子公司之投資。X7年母公司及子公司之淨利分別為$577,000(含投資收益$135,000)及$180,000,並分別有200,000股及60,000

【評論內容】

本題需要注意一下子公司持有的認股權每張可以認購母公司『10股』,因此認股權的稀釋效果是讓合併稀釋每股盈餘分母+36000股

【評論主題】23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5%股權,並採權益法處理對子公司之投資。X7年母公司及子公司之淨利分別為$577,000(含投資收益$135,000)及$180,000,並分別有200,000股及60,000

【評論內容】

本題需要注意一下子公司持有的認股權每張可以認購母公司『10股』,因此認股權的稀釋效果是讓合併稀釋每股盈餘分母+36000股

【評論主題】23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5%股權,並採權益法處理對子公司之投資。X7年母公司及子公司之淨利分別為$577,000(含投資收益$135,000)及$180,000,並分別有200,000股及60,000

【評論內容】

本題需要注意一下子公司持有的認股權每張可以認購母公司『10股』,因此認股權的稀釋效果是讓合併稀釋每股盈餘分母+36000股

【評論主題】23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5%股權,並採權益法處理對子公司之投資。X7年母公司及子公司之淨利分別為$577,000(含投資收益$135,000)及$180,000,並分別有200,000股及60,000

【評論內容】

本題需要注意一下子公司持有的認股權每張可以認購母公司『10股』,因此認股權的稀釋效果是讓合併稀釋每股盈餘分母+36000股

【評論主題】23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5%股權,並採權益法處理對子公司之投資。X7年母公司及子公司之淨利分別為$577,000(含投資收益$135,000)及$180,000,並分別有200,000股及60,000

【評論內容】

本題需要注意一下子公司持有的認股權每張可以認購母公司『10股』,因此認股權的稀釋效果是讓合併稀釋每股盈餘分母+36000股

【評論主題】23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5%股權,並採權益法處理對子公司之投資。X7年母公司及子公司之淨利分別為$577,000(含投資收益$135,000)及$180,000,並分別有200,000股及60,000

【評論內容】

本題需要注意一下子公司持有的認股權每張可以認購母公司『10股』,因此認股權的稀釋效果是讓合併稀釋每股盈餘分母+36000股

【評論主題】23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5%股權,並採權益法處理對子公司之投資。X7年母公司及子公司之淨利分別為$577,000(含投資收益$135,000)及$180,000,並分別有200,000股及60,000

【評論內容】

本題需要注意一下子公司持有的認股權每張可以認購母公司『10股』,因此認股權的稀釋效果是讓合併稀釋每股盈餘分母+36000股

【評論主題】23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5%股權,並採權益法處理對子公司之投資。X7年母公司及子公司之淨利分別為$577,000(含投資收益$135,000)及$180,000,並分別有200,000股及60,000

【評論內容】

本題需要注意一下子公司持有的認股權每張可以認購母公司『10股』,因此認股權的稀釋效果是讓合併稀釋每股盈餘分母+36000股

【評論主題】23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5%股權,並採權益法處理對子公司之投資。X7年母公司及子公司之淨利分別為$577,000(含投資收益$135,000)及$180,000,並分別有200,000股及60,000

【評論內容】

本題需要注意一下子公司持有的認股權每張可以認購母公司『10股』,因此認股權的稀釋效果是讓合併稀釋每股盈餘分母+36000股

【評論主題】23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5%股權,並採權益法處理對子公司之投資。X7年母公司及子公司之淨利分別為$577,000(含投資收益$135,000)及$180,000,並分別有200,000股及60,000

【評論內容】

本題需要注意一下子公司持有的認股權每張可以認購母公司『10股』,因此認股權的稀釋效果是讓合併稀釋每股盈餘分母+36000股

【評論主題】10 甲公司於 X2 年 12 月 31 日以$240,000 取得乙公司 80%股權。當日乙公司權益為$270,000,除有一項設備低估外,其餘帳列資產及負債之帳面金額皆等於其公允價值,且無其他未入

【評論內容】個人小小的看法題目如果有說「沒有產生廉價購買利益」解起來比較順。不過沒有說也算是可以解得出來(就硬算?)

【評論主題】23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5%股權,並採權益法處理對子公司之投資。X7年母公司及子公司之淨利分別為$577,000(含投資收益$135,000)及$180,000,並分別有200,000股及60,000

【評論內容】

本題需要注意一下子公司持有的認股權每張可以認購母公司『10股』,因此認股權的稀釋效果是讓合併稀釋每股盈餘分母+36000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