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不加禮敬。他鄉異縣,微藉風聲,延頸企踵,甚於飢渴。校其長短,覈其精麤,或彼不能此矣!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昔虞國宮之奇,少長於君,君狎之,不納其諫,以至亡國,不可不留心也。(《顏氏家訓.慕賢》)
【題組】上文是在說明什麼現象?
(A)聖賢難遇
(B)知音難求
(C)貴遠賤近
(D)尊師重道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10841
統計:A(220),B(50),C(1436),D(65),E(0)

用户評論

【用戶】Hsu Baleng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解析:語譯:世上的人大多有耳目受壅蔽的偏見,重視傳聞的的而輕視看見的,重視遠處的而輕視身邊的。從小到大常往來的人中,如果有了賢士哲人,人們也往往對他輕慢侮弄,而不是以禮相待。而對身居別縣他鄉的,稍稍傳聞名聲,就會伸長脖子、踮起腳跟去朝思暮盼,如饑似渴地想見一見,其實比較二者的短長,審察二者的精粗,很可能遠處的還不如身邊的,此所以魯人會不懷敬意把孔子叫做「東家丘」。從前虞國的宮之奇年齡稍長於國君,國君就很輕視他,聽不進他的勸諫,以致亡了國,這個教訓真不能不留心啊!

【用戶】潞熾雪

【年級】

【評論內容】字詞 【麤】鹿-22-33注音 ㄘㄨ漢語拼音 cū釋義 [形]超遠、遙遠。《說文解字.麤部》:「麤,行超遠也。」同「粗」。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貴耳賤目】【狎侮】【延頸企踵】【麤】【貴遠賤近】【尊師重道】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22 「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不加禮敬;他鄉異縣,微藉風聲,延頸企踵,甚於飢渴。校其長短,覈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昔虞國宮之奇,少長於君,君狎之,不納其諫,以至亡國。不可不留心也。」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可知平日愈接近的人,愈容易輕賤他 (B)「延頸企踵」是指伸長脖子、抬起腳後跟,形容十分渴慕、企盼的樣子,意思同於「摩頂放踵」 (C)「校其長短,覈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是指要彼此較量高下優劣,發現鮮少有人能兼擅眾長 (D)「少長周旋」、「少長於君」,兩句中的「少長」意思不同,前指「少年與長者」,後指「年少與成...

【用戶】Hsu Baleng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解析:語譯:世上的人大多有耳目受壅蔽的偏見,重視傳聞的的而輕視看見的,重視遠處的而輕視身邊的。從小到大常往來的人中,如果有了賢士哲人,人們也往往對他輕慢侮弄,而不是以禮相待。而對身居別縣他鄉的,稍稍傳聞名聲,就會伸長脖子、踮起腳跟去.....

【用戶】林裕傑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狎侮ㄒ|ㄚˊ ㄨˇ惡作劇,戲弄

【用戶】潞熾雪

【年級】

【評論內容】字詞 【麤】鹿-22-33注音 ㄘㄨ漢語拼音 cū釋義 [形]超遠、遙遠。《說文解字.麤部》:「麤,行超遠也。」同「粗」。

【用戶】Hsu Baleng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解析:語譯:世上的人大多有耳目受壅蔽的偏見,重視傳聞的的而輕視看見的,重視遠處的而輕視身邊的。從小到大常往來的人中,如果有了賢士哲人,人們也往往對他輕慢侮弄,而不是以禮相待。而對身居別縣他鄉的,稍稍傳聞名聲,就會伸長脖子、踮起腳跟去.....看完整詳解

【用戶】林裕傑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狎侮ㄒ|ㄚˊ ㄨˇ惡作劇,戲弄

【用戶】潞熾雪

【年級】

【評論內容】字詞 【麤】鹿-22-33注音 ㄘㄨ漢語拼音 cū釋義 [形]超遠、遙遠。《說文解字.麤部》:「麤,行超遠也。」同「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