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文中以「日出之陽」、「日中之光」來比喻學習的:
(A)目的
(B)成效
(C)環境
(D)時間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20377
統計:A(30),B(1393),C(45),D(230),E(0)

用户評論

【用戶】讚先生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學習是為了照亮人的行程,引導人的行動。這裏,師曠用「日出」、「日中」和「炳燭」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和人生學習的三個階段,是十分具體的。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26 《說苑.建本》載師曠答晉平公「七十欲學」之問,云「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下列選項表達對「老而好學」的看法,最正確的是: (A)如燭光暗於日光,無法充分發揮 (B)如殘燭將要滅熄,已經時不我予 (C)如燭光明暗閃爍,難以持久閱讀 (D)如燭光所照微弱,但仍優於不學 警察/一般警察/鐵路◆國文- 103 年 - 103年士級晉佐級國文(包括公文格式用語)#17883答案:D 難度:簡單41 劉向《說苑‧建本》:「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

【用戶】讚先生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學習是為了照亮人的行程,引導人的行動。這...

【用戶】讚先生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學習是為了照亮人的行程,引導人的行動。這...

【用戶】110已上榜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已經七十歲了,...

【用戶】snoopy75smb

【年級】研二下

【評論內容】炳燭之明 ㄅㄧㄥˇ ㄓㄨˊ ㄓ ㄇㄧㄥˊ微弱的光明。後比喻人老而好學。漢.劉向《說苑.卷三.建本》:「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昧 ㄇㄟˋ[形]1 昏暗、不明。如:「曖昧」。《楚辭.屈原.離騷》:「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2 糊塗。如:「愚昧」、「蒙昧」。[動]1 隱藏。如:「拾金不昧」。2 違背。如:「不要昧著良心做事。」《水滸傳》第四四回:「我想他回薊州探母參師,期約百日便回。今經日久,不知信息,莫非昧信不來?」3 冒犯、冒著。如:「冒昧」。《韓非子.初見秦》:「臣昧死,願望見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