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句中「所以」的用法,與下列何者相同?
(A)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B)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
(C)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D)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意。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4058
統計:A(214),B(97),C(2320),D(128),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以』的用法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意 義例 句所為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論語 為政)用來(表示憑藉的工具、方法等)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2.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蘇軾 留侯論)3.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王安石 答司馬諫議書)何以、為什麼(表示發生的原因)1.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2.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蘇軾 留侯論)3.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用戶】王伯任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所以 怎麼解釋?

【用戶】Tiff Zeng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B) 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歐陽修:縱囚論)原文:或曰︰「罪大惡極,誠小人矣。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為君子;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所以復來乎?夫意其必來而縱之,是上賊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復來,是下賊上之心也。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 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翻譯:有人說:「罪大惡極的,的確是小人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