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說客蘇代所說的(鷸蚌相爭)寓言,事實上關係到哪三個國家?
(A)秦、楚、燕
(B)韓、趙、魏
(C)趙、燕、秦
(D)齊、楚、秦。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16086
統計:A(65),B(97),C(385),D(103),E(2)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戰國策.燕策二》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1方出曝2,而鷸3啄其肉,蚌合而拑4其喙5。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6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解〕(1)蚌:動物名。軟體動物門斧足綱。體軟有殼,大者長八九寸,能產珠,殼可製器。或稱為「二枚貝」、「蛤蚌」、「蛤蜊」。 (2)出曝:打開殼晒太陽。曝,音,ㄆㄨˋ,晒。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故事闡述】戰國時代,趙國準備攻打燕國,蘇代為了燕國而去遊說趙惠王說︰「今日我來貴國,經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打開蚌殼曬太陽,一隻鷸鳥飛來啄牠的肉,河蚌立刻把雙殼合攏,還把鷸鳥的長嘴夾住了。鷸鳥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很快你就會被太陽曬死。』河蚌也對鷸鳥說︰『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很快你就成了死鷸。』牠們誰也不肯讓誰,一個漁夫經過,把牠們一起都抓走了。現在趙國將攻打燕國,如果燕、趙兩國長時間僵持不下,兩國的老百姓都會疲睏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將成為那個不勞而獲的漁翁。所以希望大王出兵之事能考慮周詳。」趙惠王說︰「好吧。」於是便停止出兵去攻打燕國。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濃縮為「鷸蚌相爭」這句成語,用來比喻雙方不和,互相爭執不退讓,而使第三者從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