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5 下列那一個地名是原住民語的譯音?
(A)宜蘭縣的羅東
(B)花蓮縣的瑞穗
(C)臺東縣的關山
(D)高雄市的燕巢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10204
統計:A(174),B(48),C(14),D(9),E(0)

用户評論

【用戶】YU196

【年級】

【評論內容】瑞穗 關山 == 》日文

【用戶】史帝文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參考來源: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707000010KK09702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0202000013KK16476)A『羅東』這個地名是出自於平埔族的譯音,由於相傳此地境內的路上有一塊形狀類似彌猴的大石頭,而平埔族人稱猴子的語音就類似『羅東』兩個字,所以就命名此地為『羅東』D「燕巢」的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明鄭時期派遣其後備部隊之「援剿中鎮」、「援剿右鎮」來到此地開墾,後來音誤訛傳成「燕巢」;二是清康熙年間朱一貴抗清,清廷派遣部隊前往援剿,卻因士兵感染癘疫而未能到達,故改為「緩剿」,「燕巢」乃「援剿」同音異義,又因此地燕子眾多,故得名。 

【用戶】YU196

【年級】

【評論內容】瑞穗 關山 == 》日文

【用戶】史帝文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參考來源: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707000010KK09702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0202000013KK16476)A『羅東』這個地名是出自於平埔族的譯音,由於相傳此地境內的路上有一塊形狀類似彌猴的大石頭,而平埔族人稱猴子的語音就類似『羅東』兩個字,所以就命名此地為『羅東』D「燕巢」的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明鄭時期派遣其後備部隊之「援剿中鎮」、「援剿右鎮」來到此地開墾,後來音誤訛傳成「燕巢」;二是清康熙年間朱一貴抗清,清廷派遣部隊前往援剿,卻因士兵感染癘疫而未能到達,故改為「緩剿」,「燕巢」乃「援剿」同音異義,又因此地燕子眾多,故得名。 

【用戶】YU196

【年級】

【評論內容】瑞穗 關山 == 》日文

【用戶】史帝文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參考來源: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707000010KK09702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0202000013KK16476)A『羅東』這個地名是出自於平埔族的譯音,由於相傳此地境內的路上有一塊形狀類似彌猴的大石頭,而平埔族人稱猴子的語音就類似『羅東』兩個字,所以就命名此地為『羅東』D「燕巢」的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明鄭時期派遣其後備部隊之「援剿中鎮」、「援剿右鎮」來到此地開墾,後來音誤訛傳成「燕巢」;二是清康熙年間朱一貴抗清,清廷派遣部隊前往援剿,卻因士兵感染癘疫而未能到達,故改為「緩剿」,「燕巢」乃「援剿」同音異義,又因此地燕子眾多,故得名。 

【用戶】YU196

【年級】

【評論內容】瑞穗 關山 == 》日文

【用戶】史帝文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參考來源: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707000010KK09702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0202000013KK16476)A『羅東』這個地名是出自於平埔族的譯音,由於相傳此地境內的路上有一塊形狀類似彌猴的大石頭,而平埔族人稱猴子的語音就類似『羅東』兩個字,所以就命名此地為『羅東』D「燕巢」的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明鄭時期派遣其後備部隊之「援剿中鎮」、「援剿右鎮」來到此地開墾,後來音誤訛傳成「燕巢」;二是清康熙年間朱一貴抗清,清廷派遣部隊前往援剿,卻因士兵感染癘疫而未能到達,故改為「緩剿」,「燕巢」乃「援剿」同音異義,又因此地燕子眾多,故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