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我國目前台灣省之縣市議會的職權有幾?其與縣市政府的關係如何?(二十五分)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91966
統計:A(5),B(552),C(50),D(58),E(0)

用户評論

【用戶】楊璨名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想知道為何CD選項不能選?

【用戶】Zone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如果資源班教師是採用行為改變技術去處理學生的攻擊行為,他應會採用下列何種措施? (A)告知父母有關孩子在學校攻擊他人的行為事實 --個人覺得沒有用到什麼技術(B)發展一份具體列出停止攻擊行為可獲獎勵的行為契約 --行為契約,屬於行為改變技術,並沒有強調原因(C)與孩子的家長晤談攻擊行為問題的原因 --提及原因,應偏向正向行為支持(D)與孩子的同儕採小團體方式討論其攻擊行為的原因及如何幫助他--提及原因,應偏向正向行為支持 

【用戶】Stephanie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行為改變技術*原理與應用行為改變技術是行為原理在許多人類情境的運用(包含兒童養育、教育、輔導、心理治療、企業管理、社會工作等情境),相信所有行為都可由學習得來。行為改變技術的功效,積極而言,可增進個體良好行為;消極而言,能消除個體之不適當行為。*特性1、行為改變技術是應用實驗心理學行為原理,客觀而有系統、有步驟的處理行為的有效方法。如矯正以奶瓶喝牛奶習慣,須有實驗者(母親)、受試者(小華)、控制變項(賞貼紙講故事)、反應變項(用玻璃杯喝牛奶)等要件。2、行為改變技術能解決個人與社會問題,增進人類適應功能。如:以獎金來提高工作效率,以罰款來管制交通、汙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