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在融合教育的前提下,在設計身心障礙特殊生的課程目標時,下列哪一位老師的作法,最符合「差異化教學」的精神?
(A)林老師主張特殊生就讀普通班進行融合教育,所以課程應與全班同學一樣
(B)陳老師主張可以依特殊生的實際狀況,適當調整其課程目標
(C)張老師主張應體諒特殊生具有身心障礙,不需給予特定的目標
(D)吳老師認為身心障礙學生能力不如一般生,所以應降低課程難度與標準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66576
統計:A(13),B(3210),C(32),D(66),E(0)

用户評論

【用戶】pvenice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差異化教學是一種針對同一班級之不同程度、學習需求、學習方式及學習興趣之學生提供多元性學習輔導方案的教學模式。差異化教學植基於對腦部開發相關研究、維果斯基氏之鷹架理論、學生學習式態(learning style)的相關研究以及多元智能理論的認識,強調教師之教學計畫須考量到個別學生的背景、學習準備度(readiness)、學習興趣、語言、及學習情況(learning profile )以提供適當的學習支援,幫助每一位學生發揮其潛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在課程計畫與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可就課程之內容(Content )、實施之過程(Process)、以及課程實施之成果(Product) 三項要素上考量實施差異化教學的可能性。在差異化教學的課堂上,教師不應拘泥於於單一的教學策略,更不應採用單一的教材教法教導不同程度、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而應該視情況運用多元的教學策略、彈性的分組教學(如同質性小組教學、異質性小組教學、個別化教學抑或大班教學)、多元化的教學材料以及持續性的、多元化的課間與課內評量為學生量身打造高品質的教學環境(Toml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