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莊子云:「無以人滅天」,下列何者非「以人滅天」之例?
(A)邯鄲學步 
(B)渾沌開竅 
(C)落馬首,穿牛鼻 
(D)井蛙觀天。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78992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Paoyin Lee

【年級】小五上

【評論內容】渾沌開竅這篇故事出自《莊子》<應帝王>,原文如下: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南海有一位帝王叫儵;北海有一位帝王叫忽;儵和忽是很要好的朋友,經常相約到中央的帝王渾沌家中聚會。渾沌為人愍厚、純真、誠實,雖無五官,但能欣賞歌舞。渾沌待他們很好,常常招待他們。儵和忽就商量怎樣報答渾沌的殷厚相待之德,他們說:「人們都有眼、耳、鼻、口七竅,用來看、聽、吃、呼吸,唯獨渾沌什麼也沒有,我們就試著為他鑿開七竅吧。」於是他們就為渾沌鑿七竅,一天鑿成一竅,鑿到第七天,七竅全鑿通時,渾沌就死了。

【用戶】Paoyin Lee

【年級】小五上

【評論內容】天地間的事物.都有其自然的本性.人們必須尊重他.並且順著他發展,但我們常將一己之念,加之於別人身上,雖說是愛之,實際是害之,正如儵與忽.為了報德.也因為同情.而替渾沌開七竅.卻導致渾沌的死亡。而從這篇寓言,也可以看出莊子的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

【用戶】不死鳥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落馬首:給馬首帶上籠頭。落,同絡,馬籠頭。 故:造作,指不管物之本性而隨意急妄作。如穿牛鼻、絡馬首雖是人為,卻還合乎物之天性;如果穿馬鼻、絡牛首便是任意妄為了。命:指天理,也就是物性所具自然之理。得:作德,指得道後表現為與自性同一的品德。殉:求。不要犧牲品德去求得好名聲。 反其真,復歸人的本性、自性。 語譯:海神說:“牛馬長有四足,就是天性;給馬帶上籠頭,給牛穿上鼻繩,就是人為。所以說:不要以人力來破壞天性,不要用造作來破壞物理,不要犧牲德行去謀求好名聲,謹守天性不使失去,就是複歸自性、本性。

【用戶】Walis Wada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邯鄲學步注音一式 ㄏㄢˊ ㄉㄢ ㄒㄩㄝˊ ㄅㄨˋ通用拼音 h n dan syu  b注音二式 h n d n shiu  b相傳戰國時期,燕國有個人到趙國的都城邯鄲,看到趙國人走路姿勢很美,就跟著學。結果不但沒有學好,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莊子˙秋水。後用來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歧路燈˙第一○一回:「邯鄲學步,失其故步。」亦作「學步邯鄲」。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3107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