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大家正在就這個問題交換意見,我不贊成 A 也不贊成 B,可是當我對贊成 A 結論的人說:「你是不是可以說一下,你得到這個結論的思考過程?」對方說:「那你就是贊成 B 嘍。」(改寫自蔣勳《孤獨六講》)根據這段文字,作者認為「對方」會有如此反應的原因是:
(A)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B)不是朋友,就是敵人
(C)預設立場,省略思辨
(D)遭到駁斥,惱羞成怒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81612
統計:A(30),B(527),C(1505),D(54),E(0)

用户評論

【用戶】月嬋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應有四種可能,贊成A,贊成B,A跟B都贊成,A跟B都反對。蔣勳問對方選A的推理過程,對方避而不答,這是省略思辨。

【用戶】a178885886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感覺這題有點爭議~個人覺得,應該是B為主,C為輔。以下分析~『大家正在就這個問題交換意見,我不贊成A也不贊成B,可是當我對贊成A結論的人說:「你是不是可以說一下,你得到這個結論的思考過程?」對方說:「那你就是贊成B嘍。」』從單純「二選一」的角度切入。當一件事情,只給你A與B的選項,不是A就是B的邏輯,那麼就不會有中間路線的選擇!因為對方想法就是,不是A就是B,所以作者認為,對方不直接回答自己提問的問題,所以對方內心想法就是,非A即B!這個邏輯成立!『(B)不是朋友,就是敵人』→正解(個人認為 = =)接著,再從「文不對題」的回答角度切入。作者問對方A,對方卻答B(不直接回應作者的反提問),所以作者認為,對方內心預設立場,...

【用戶】彭凱文(錄取107年初考一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因為可以看出對方根本不願意認真思考他是如何得到自己支持的結論,還先入為主地認為質問者是刻意刁難,既然是刁難,那質問者肯定就是支持另一邊了。什麼都不肯想,就直接給對方扣帽子,這是很多爭論之中常見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