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有一個剛滿一歲的幼兒,正慢慢地爬到井邊,當你看見了,會很自然地馬上將他拉了起來,你的這種行為表現,從康德(I. Kant)的觀點,是什麼因素在影響你?
(A)因好奇心而為
(B)老師的要求
(C)想獲得表揚
(D)良心的呼喚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74006
統計:A(21),B(4),C(9),D(1274),E(0)

用户評論

【用戶】Naomi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康德對人性採取折衷的看法, 也就是“人性無善惡”, 他認為如果以二分法將人的行為分為“非善即惡”或“非惡即善”, 這是犯了邏輯的謬誤。康德強調, 人在道德上之善惡取決於意志的選擇, 他曾說: 「道德法則決定意志, 符合法則的行為本身即是善的」, 反之, 若選擇不符合法則的行為則為惡。人之所以為惡, 是因為未能遵從道德法則而然。而道德法則就是個人的良心

【用戶】mouse v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康德強調, 人在道德上之善惡取決於意志的選擇, 他曾說: 「道德法則決定意志, 符合法則的行為本身即是善的」, 反之, 若選擇不符合法則的行為則為惡。人之所以為惡, 是因為未能遵從道德法則而然。道德法則就是個人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