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閱讀測驗貞觀六年,太宗謂魏徵曰:「古人云:『王者須為官擇人,不可造次即用。』朕今行一事,則為天下所觀;出一言,則為天下所聽。用得正人,為善者皆勸;誤用惡人,不善者競進。賞當其勞,無功者自退;罰當其罪,為惡者戒懼。故知賞罰不可輕行,用人彌須慎擇。」徵對曰:「知人之事,自古為難,故考績黜陟,察其善惡。今欲求人,必須審訪其行,若知其善,然後用之。設令此人不能濟事,只是才力不及,不為大害;誤用惡人,假令強幹,為害極多。但亂代惟求其才,不顧其行;太平之時,必須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唐.吳兢《貞觀政要》)6.本文旨在說明:
(A)好人有好報,惡人得惡報
(B)人心難測,求人不如求己
(C)大材小用,容易造成民怨
(D)用人要謹慎,賞罰要分明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78135
統計:A(18),B(46),C(23),D(3892),E(0)

用户評論

【用戶】keep goi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貞觀六年,太宗皇帝對魏徵說:「古人說,帝王必須謹慎挑選人才為官,不能輕率任用。我今天做的每一件事情,天下人都在看着;說的每一句話,天下人都在聽着。如果用人得當,其他的好人會受到鼓舞;如果用人不當,那些壞人就會競相鑽營。給予的賞賜符合其做出的成績,無功勞的人會自動退去;給予的懲罰符合其所犯的罪行,幹壞事的人就會收斂。所以賞賜和懲罰不可輕率從事,任用官員更應該謹慎選擇。」魏徵回答說:「全面了解一個人,自古都很難;所以考查官員的業績並給予升遷或降職,應該依據其品行的善惡來決定。現在想尋求人才,必須認真審查和了解其德行。如果確定他是個好人,然後才任用他,即使此人辦事不力,也只是能力不夠,不會造成甚麼大的危害。如果誤用了壞人,假設此人又很能幹,那麼危害也就大。但是,在戰亂時期用人只看其才幹,來不及過多考查其品行。天下太平時期,必須德才兼備的人,才可以任用。」

【用戶】土豆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造次:倉促、莽撞。

【用戶】Chi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陟黜:注音【ㄓˋ ㄔㄨˋ】。陟為升官,黜為貶降。亦作【黜陟】

【用戶】已上榜感謝阿法院小錄事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貞觀六年,太宗謂魏徵曰:「古人云:『王者須為官擇人,不可造次即用。』朕今行一事,則為天下所觀;出一言,則為天下所聽。用得正人,為善者皆勸;誤用惡人,不善者競進。賞當其勞,無功者自退;罰當其罪,為惡者戒懼。故知賞罰不可輕行,用人彌須慎擇。」徵對曰:「知人之事,自古為難,故考績黜陟,察其善惡。今欲求人,必須審訪其行,若知其善,然後用之。設令此人不能濟事,只是才力不及,不為大害;誤用惡人,假令強幹,為害極多。但亂代惟求其才,不顧其行;太平之時,必須才行俱兼,始可任用。」貞觀六年,太宗皇帝對魏徵說:「古人說,帝王必須謹慎挑選人才為官,不能輕率任用。我今天做的每一件事情,天下人都在看着;說的每一句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