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44 題至第 45 題。「譬如夏日苦炎,明知為室廬卑小所致,偏向驕陽之下,來往片時,然後步入室中,則覺暑氣漸消,不似從前酷烈。若畏其湫隘而投寬處納涼,及至歸來,炎蒸又加十倍矣。」
【題組】44「譬如夏日苦炎,明知為室廬卑小所致,偏向驕陽之下,來往片時,然後步入室中,則覺暑氣漸消,不似 從前酷烈。若畏其湫隘而投寬處納涼,及至歸來,炎蒸又加十倍矣。」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作者的意思?
(A)從寬闊之處返回住所不失為消暑之方
(B)從大太陽下返回住所不失為消暑之方
(C)坐在寬闊的地方納涼是最佳的避暑對策
(D)站在熾烈的太陽下散熱是最佳的避暑對策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2865
統計:A(83),B(1209),C(138),D(29),E(0)

用户評論

【用戶】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地特四等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翻譯:

【用戶】秋心►107初等正取又如何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參考資料:論李漁《閒情偶寄‧頤養部》的養生思想--薛玲玲 現代人居住在冷氣房當中,夏日炎炎,沒冷氣幾乎無以為繼,可參考李漁書中的方式,相信夏日可省不少冷氣費用,夏日苦炎,明知因室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室廬】【驕陽】【片時】【湫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