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選出正確的敘述
(A)<詩經>為中國韻文之祖,其中收錄許多樂府詩
(B)詞按字數分為小令、中調、長調,並可依需要加襯字
(C)古體詩多為民間所作,頗具批判社會的寫實精神
(D)蒲松齡集「志怪」與「傳奇」之長,以文言作<聊齋誌異>。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39394
書單:明清小說-- 古典小說卷頭語 、歷代小說`˙、聊齋誌異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項目詞曲別名詩餘、長短句、樂府、曲子詞詞餘、樂府時代始於中唐,衍於五代,盛於兩宋盛於元朝(元曲源於北方金國諸宮調)體製分為小令、中調、長調分散曲(又分小令、散套);戲曲(劇曲)形式為長短句,但句中字數不可增減為長短句,但可加襯字音律按譜填詞,分平上去入,不分清濁曲須把平上去三聲一一區別,再分清濁風格詞尚沉鬱,重在立意曲尚豪朗,重在遣辭其他1. 詞、曲均屬韻文,同為長短句法,皆為入樂之作,故詞、曲亦有以樂府稱之者。2. 詩典雅,詞豔麗,曲俚俗。3.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4. 元劇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王實甫。5. 元曲...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類別句式字數體裁格律押韻科白音樂性別稱詩除樂府詩外,每句句式均相同僅近體詩字數固定樂府詩:多寫實,貴遒勁。古體詩:多言情,貴溫雅。近體詩:律詩,絕句。分平仄樂府,古詩可換韻;近體詩 須一韻到底。無唯樂府詩入樂餘徒誦。近體詩又稱今體詩詞長短句式字數固定小令(令)中調(引,近)長調(慢)分平仄全闋詞必須照詞譜用韻;詞牌與內容無關。無入樂。詩餘曲子詞長短句樂府曲長短句式可加襯字散曲:小令,套曲。劇曲:雜劇,傳奇。分平上去曲必須照曲譜用韻,可以重韻(用同一字為多句韻腳);曲牌與內容無關。劇曲有科白入樂。詞餘樂府其他1. ...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異稱樂府,詞餘由來以曲為名,在兩漢樂府已有,散曲原自北方金國的諸宮調發展孕育於(五代),全盛於(元)代,激揚於(明)代分類散曲小令只用單一曲牌,形式與詞略同無科白套曲又名套數、散套。合同一宮調中數曲牌相連貫劇曲雜劇北曲元代極盛只有四折每折限一宮調,同一韻有角色之分,有科白傳奇南曲明代極盛不限場齣不限宮調,可換韻雜劇代表傳奇代表竇娥冤(關漢卿);漢宮秋(馬致遠);西廂記(王實甫);梧桐雨(白樸)五大傳奇:荊釵記(明.朱權);白兔記(不可考);拜月亭(元.施惠);殺狗記(明.徐仲田);琵琶記(明.高明)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