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柯伯格(L. Kohlberg)相信多數的青少年願意努力去達成更高層次的道德發展境界,多數學者認為讓青少年思考道德的問題有助於道德的提升,採用何種方法效果最好?
(A)道德兩難問題
(B)價值澄清法
(C)批判思考法
(D)發現教學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34362
統計:A(7146),B(310),C(90),D(10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幼兒道德發展、價值澄清法

用户評論

【用戶】Hsiao-yuan Su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柯“難”

【用戶】Pon E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美國的教育心理學家科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系統地擴展了皮亞傑的理論和方法,並創立了不斷完善的科學研究手段,他和他的同事經過20多年的實證研究(即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提出了人類品德發展的順序原則及數百種特征。由此發現:道德思維能力是內在於個體身上,並隨著個體的成熟而發展。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認為品德僅僅是社會進行道德灌輸結果的傳統觀點。品德具有個體的主體特征,個體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個體主動地與環境互動的結果。這一發現對於思想品德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的意義不僅在於揭示了思想品德有自身獨特的運動規律,而且表明社會道德與個體道德不是簡單合一的或同一的,而是對立統一的。這反映了人們對品德認...

【用戶】Pon E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價值澄清法是瑞斯(L. E. Raths)於1957年在美國紐約大學任教時所創導。其主要目的是在協助兒童察覺自己和他人的價值,並由此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壹、 價值澄清法的本質    瑞斯(1978)認為價值澄清法具下列四項重要的元素:一、  以生活為焦點    價值澄清法的第一步驟,是將人們的注意力置於指示他們所評價的事物的生活上。它們包括個體的行為、態度、目標、興趣、抱負、感受、信念或擔憂等。不管是個人內在的,或是社會性的論題,只要它是和個人、現實生活有關聯,就是價值澄清法的論題。二、  接納事實與既存的意見與立場    為求價值澄清,對於別人的立場、看法應抱持「無條件積極關懷」、「和而不同」、「不加裁斷」的接納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