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孟子說「君子有三樂」,不包括:
(A)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B)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C)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D)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47138
統計:A(34),B(325),C(111),D(44),E(0)

用户評論

【用戶】Jenny Chou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 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ㄗㄨㄛˋ,慚愧)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用戶】ZT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用戶】Angela Liang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指仁義禮智,人性本有的德性;追求就會得到,不求就會失去。

【用戶】成功魚(再出發)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 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ㄗㄨㄛˋ,慚愧)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說:「君子有三種快樂,而稱王天下並不包括在內。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發生變故,這是第一種快樂。上不愧對天,下不愧對人,這是第二種快樂。得到天下才能傑出的人,給予教導培育,這是第三種快樂。君子有以上三種快樂,而稱王天下並不包括在內。」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說:「去追求(仁義道德)便能得到它,放棄便會失去,這樣的追求是有助於獲得的,因為所求的是自己本身就具有的;去追求(功名利祿)有一定的方法,但要得到卻有命運的左右,這樣的追求無助於獲得,因為所求的是本身之外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