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教育社會學中有關「再製」(reproduction)、「抗拒」(resistance)等概念,主要出自於 社會學的哪一個學派?
(A)衝突論
(B)結構功能論
(C)符號互動論
(D)人力資本論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04345
統計:A(2685),B(240),C(20),D(24),E(0)

用户評論

【用戶】love3617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稱象徵互動論,互動論是社會學當代三大理論中的微觀層次理論,其理論乃是社會學中有關社會心理學的分支的一種社會行為論;主要是透過語言與符號作為媒介影響人類,特別強調的是符號和語言在自我、心智、社會的形成中所扮演的重大角色。

【用戶】Dorothy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抗拒就會就衝突--衝突論

【用戶】劉祺筠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人力資本論採新古典經濟學的觀點,著重於供需平衡、自由競爭的市場,雇主為極大化生產效能,會根據人力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來選才和支薪。布勞格(Blaug,1976)亦指出,人力資本投資的概念是人們以各種方式對自己本身做一些花費,其目的不是為了當前的享受,而是為了未來得到金錢及非金錢的報酬。這些方式包括教育、在職訓練、工作經驗、工作搜尋過程、衛生保健及遷徙等。因為教育可以提高個人能力;在職訓練與工作經驗提高個人於某一特殊工作領域之生產力。若投資於工作搜尋過程中的就業資訊可縮短失業期間,衛生保健可延長工作生命,而由低工資地區遷往高工資地區則可提高勞動報酬率。蕭爾茲(Schultz, 1982被譽為人力資本理論創始者)認為上學不僅僅是為了得到滿足,而在獲得生產性存量,以提高未來收益、未來自己經營的能力、未來消費的滿足。透過對教育的投資,可以提高個人的生產力,藉由知識與技能的傳遞使工作更有效率,因此比起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受過較高教育者,在勞力市場上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