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 )49.何謂學者提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
(A)杜威(J.Dewey)
(B)盧梭(Rousseau)
(C)斯賓賽(H.Spencer)
(D)休謨(Hume)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96748
統計:A(1737),B(28),C(166),D(6),E(0)

用户評論

【用戶】姚政陞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史賓賽→教育的目的在預備完美的生活 五大目的:衛生保健、職業技能、家庭親職、公民教育、休閒教育 1.與自我生存有直接關係的活動---身體的保健 2.與自我生存有間接關係的活動---謀生的職業 3.關於繁殖種族的活動---做父母的準備 4.關於維持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的活動---公民的道德活動 5.關於利用休閒時間和滿足趣味的活動---休閒和娛樂

【用戶】cosmospeoplem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杜威:實用主義與進步主義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一、教育即生長:杜威認為教育是生長,生長無目的,因此教育也無目的,生長即其目的二、教育是經驗改造:教育是經驗的改造,是不間斷的連續發展,因此又說教育即生活三、重視做中學的課程,強調實際生活的體驗與問題解決

【用戶】yang223300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轉貼馬小光 杜威的教育主張1.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長,就是經驗不斷的累積及重組改造。教育是動態的,一種生長的歷程。

【用戶】姚政陞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史賓賽→教育的目的在預備完美的生活 五大目的:衛生保健、職業技能、家庭親職、公民教育、休閒教育 1.與自我生存有直接關係的活動---身體的保健 2.與自我生存有間接關係的活動---謀生的職業 3.關於繁殖種族的活動---做父母的準備 4.關於維持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的活動---公民的道德活動 5.關於利用休閒時間和滿足趣味的活動---休閒和娛樂

【用戶】cosmospeoplem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杜威:實用主義與進步主義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一、教育即生長:杜威認為教育是生長,生長無目的,因此教育也無目的,生長即其目的二、教育是經驗改造:教育是經驗的改造,是不間斷的連續發展,因此又說教育即生活三、重視做中學的課程,強調實際生活的體驗與問題解決

【用戶】yang223300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轉貼馬小光 杜威的教育主張1.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長,就是經驗不斷的累積及重組改造。教育是動態的,一種生長的歷程。

【用戶】姚政陞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史賓賽→教育的目的在預備完美的生活 五大目的:衛生保健、職業技能、家庭親職、公民教育、休閒教育 1.與自我生存有直接關係的活動---身體的保健 2.與自我生存有間接關係的活動---謀生的職業 3.關於繁殖種族的活動---做父母的準備 4.關於維持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的活動---公民的道德活動 5.關於利用休閒時間和滿足趣味的活動---休閒和娛樂

【用戶】cosmospeoplem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杜威:實用主義與進步主義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一、教育即生長:杜威認為教育是生長,生長無目的,因此教育也無目的,生長即其目的二、教育是經驗改造:教育是經驗的改造,是不間斷的連續發展,因此又說教育即生活三、重視做中學的課程,強調實際生活的體驗與問題解決

【用戶】yang223300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轉貼馬小光 杜威的教育主張1.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長,就是經驗不斷的累積及重組改造。教育是動態的,一種生長的歷程。

【用戶】姚政陞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史賓賽→教育的目的在預備完美的生活 五大目的:衛生保健、職業技能、家庭親職、公民教育、休閒教育 1.與自我生存有直接關係的活動---身體的保健 2.與自我生存有間接關係的活動---謀生的職業 3.關於繁殖種族的活動---做父母的準備 4.關於維持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的活動---公民的道德活動 5.關於利用休閒時間和滿足趣味的活動---休閒和娛樂

【用戶】cosmospeoplem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杜威:實用主義與進步主義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一、教育即生長:杜威認為教育是生長,生長無目的,因此教育也無目的,生長即其目的二、教育是經驗改造:教育是經驗的改造,是不間斷的連續發展,因此又說教育即生活三、重視做中學的課程,強調實際生活的體驗與問題解決

【用戶】yang223300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轉貼馬小光 杜威的教育主張1.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長,就是經驗不斷的累積及重組改造。教育是動態的,一種生長的歷程。

【用戶】姚政陞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史賓賽→教育的目的在預備完美的生活 五大目的:衛生保健、職業技能、家庭親職、公民教育、休閒教育 1.與自我生存有直接關係的活動---身體的保健 2.與自我生存有間接關係的活動---謀生的職業 3.關於繁殖種族的活動---做父母的準備 4.關於維持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的活動---公民的道德活動 5.關於利用休閒時間和滿足趣味的活動---休閒和娛樂

【用戶】cosmospeoplem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杜威:實用主義與進步主義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一、教育即生長:杜威認為教育是生長,生長無目的,因此教育也無目的,生長即其目的二、教育是經驗改造:教育是經驗的改造,是不間斷的連續發展,因此又說教育即生活三、重視做中學的課程,強調實際生活的體驗與問題解決

【用戶】yang223300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轉貼馬小光 杜威的教育主張1.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長,就是經驗不斷的累積及重組改造。教育是動態的,一種生長的歷程。

【用戶】姚政陞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史賓賽→教育的目的在預備完美的生活 五大目的:衛生保健、職業技能、家庭親職、公民教育、休閒教育 1.與自我生存有直接關係的活動---身體的保健 2.與自我生存有間接關係的活動---謀生的職業 3.關於繁殖種族的活動---做父母的準備 4.關於維持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的活動---公民的道德活動 5.關於利用休閒時間和滿足趣味的活動---休閒和娛樂

【用戶】cosmospeoplem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杜威:實用主義與進步主義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一、教育即生長:杜威認為教育是生長,生長無目的,因此教育也無目的,生長即其目的二、教育是經驗改造:教育是經驗的改造,是不間斷的連續發展,因此又說教育即生活三、重視做中學的課程,強調實際生活的體驗與問題解決

【用戶】yang223300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轉貼馬小光 杜威的教育主張1.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長,就是經驗不斷的累積及重組改造。教育是動態的,一種生長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