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下列文句與諸子思想相符的是:
(A)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楊朱
(B)去無用之費,聖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孟子
(C)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亂也:韓非子
(D)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老子。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69751
統計:A(40),B(135),C(264),D(71),E(0)

用户評論

【用戶】Mac Li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一毛不拔】本指戰國時楊朱所倡的為我、貴己學說。語本《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後用以譏諷人極端吝嗇、自私。

【用戶】never give up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A)荀子主張: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樸素的為物主義自然觀) "天行有常"是指:大自然的運行是有一定規律。 “制天命而用之”則指:人們只要掌握了自然規律就可以利用它為自身服務,而不是把人的意志強加給天,去改變規律。 故(A)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為荀子<天論篇的開頭。(B)墨子主張:節用利民,反對鋪張浪費    故選項中的"去無用之費,聖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可看出是墨子

【用戶】never give up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C)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亂也 --韓非子《五蠧》    儒生利用文章擾亂法紀,狡辯顛倒黑白,遊俠使用武力欺人違犯禁令,而君主卻都要加以禮待,這就是國家混亂的根源。   以下是網路上看到覺得容易理解的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