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後,回答 31-35 題。
    爸爸帶全家去吃「滬尾宴」。「滬尾宴」是以滬尾之役為主軸的創意餐飲,每一道菜蘊藏一個戰場上的故事。爸爸說滬尾之役是清法戰爭中,清廷在臺灣唯一一場勝仗。 透過吃飯,他要帶大家重回戰場。
「1884 年 10 月 8 日,清法戰爭滬尾之役進入高峰。上午 9 時,敵艦砲轟沙崙, 準備登陸,福建提督孫開華將軍全力應戰。」
    「滬尾宴」共有 11 道菜,爸爸點了 4 道,第一道是開胃菜「法軍來襲番茄塔」, 法式麵包上插著火腿肉裝飾成的風帆,並塗滿法國起司和番茄丁。
「上午 10 時,法軍搶灘成功,分五個連隊登陸滬尾。」
    第二道是「西仔陸戰隊」,香烤豬肋排被分成五列擺放在盤子上。弟弟大口咬豬排,開心的說:「我打敗陸戰隊啦!」
「10 時 30 分,法軍遭清兵伏擊。11 時,法軍被誘入林中,民軍代表阿火旦聯合 軍隊圍攻夾擊法軍。」
第三道菜「阿火旦口袋肉」,把刈包折成口袋形狀,美味的東坡肉包夾在其中。爸爸說阿火是戲班溫柔美麗的旦角,戰場上殺敵卻不手軟。
「11 時 45 分,法軍發出請求撤退信號,倉皇爬上接應小艇。下午 1 時,小艇撤退回艦,清軍成功守住滬尾,結束 4 小時的奮戰。」
    最後一道是甜點「九大人脆酥芋」,來自湖南的孫將軍俗稱九大人,熱愛滬尾土產 芋頭。我品嚐著濃濃的芋香,想像孫將軍戰勝的喜悅。弟弟說,以前只知道「吃飯皇帝大」,現在才知道替菜命名真的很有趣。
    我望著看過無數次的淡水河夕陽,第一次,覺得河口的夕照不一樣了,彷彿聽見 阿火旦握著九大人的手高興的喊著:「贏了!贏了!我們打贏了……」
【題組】31.開胃菜「法軍來襲番茄塔」中的法式麵包代表什麼?
(A)水雷
(B)砲臺
(C)軍艦
(D)礁石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判斷關鍵:風帆→(C)軍艦→軍艦是『船』才能有風帆(A)水雷→不可能有水雷(B))砲臺→不可能有砲臺(D)礁石→不可能有礁石 法式麵包上插著火腿肉裝飾成的風帆,並塗滿法國起司和番茄【題組】26. 開胃菜「法軍來襲番茄塔」中的法式麵包代表什麼?【滬尾之役創意料理】 ⚓前菜: 法軍來襲番茄塔滬尾之役一觸即發-法軍來襲番茄塔/法國起司番茄塔佐鐵蛋薯泥(教學影片、食譜請見第2頁)法式麵包乘載著代表法軍的法國起司與番茄丁,來到薯泥構成的沙崙海灘,淡水名產鐵蛋與青翠的時蔬,變成了阻撓法軍進攻的泥沼與茂密的海岸植物,在沙灘上爆炸的爆米花,彷彿戰爭烽火的隱喻。https://www.tshs.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K303388308901208901&sid=0K303414434967309929

【用戶】我要當老師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法軍來襲番茄塔」火腿是風帆,很明顯的麵包就是軍艦,或是船;而番茄丁就是船上的戰士⋯

【用戶】皇冠會掉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第一道是開胃菜「法軍來襲番茄塔」, 法式麵包上插著火腿肉裝飾成的風帆,並塗滿法國起司和番茄丁。表示法式麵包是軍艦,上面才會有風帆

【用戶】閻芊樺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關鍵字是風帆、搶灘、登陸,風帆明顯是船上才會有的東西,搶灘及登陸都是從海上進到陸地的動作,搭配當時的歷史情境,可以推測出其代表的是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