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 表(四)呈現甲國於兩次世界大戰中,在歐洲戰場開始參戰與結束參戰的原因。表中的「?」最適合填入下列何者?


(A)美國投下原子彈,敵國投降
(B)簽署《凡爾賽條約》,戰敗投降
(C)國內共產政權成立,向同盟國議和
(D)美國反對無限制潛艇政策,援助協約國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傻傻外星人(112新北普通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根據表中資訊判斷,甲國屬斯拉夫民族,且曾與德國簽約,可知甲國應為蘇聯。1939 年二次大戰前夕,德蘇雙方曾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但德國卻在 1941 年毁約進攻蘇聯,蘇聯因此加入二次大戰。俄國退出一次大戰的原因是 1917 年國內發生十月革命,共產黨政權成立,向同盟國議和,退出戰局。

【用戶】fishannangel9

【年級】

【評論內容】「一戰參戰原因--支援斯拉夫兄弟」:塞拉耶佛暗殺事件爆發後,引發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衝突,之後更導致一戰爆發。而俄國和塞爾維亞同屬於斯拉夫民族,為了支持斯拉夫兄弟,俄國加入協約國和同盟國開戰。「二戰參戰原因--德國毀約攻打國土」:1939年德國併吞捷克後,和蘇聯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然而1941年6月德國毀約進攻蘇聯,蘇聯也加入同盟國正式開戰。「二戰結束參戰原因--德國投降」:1944年隨著諾曼地登陸的成功,同盟國陸續收復西歐,並配合蘇聯東西夾擊德國,最終1945年5月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的歐洲戰場結束。故可以判斷甲國為俄羅斯(蘇聯)而俄羅斯之所以會退出一戰,是因為參戰使國內經濟崩潰,工廠紛紛倒閉,因此爆發了「二月革命」,亞歷山大·克倫斯基建立臨時政府,然而他依舊選擇參戰,人民還是十分不滿,因此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起義,爆發了「十月革命」,並建立蘇聯。

【用戶】傻傻外星人(112新北普通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根據表中資訊判斷,甲國屬斯拉夫民族,且曾與德國簽約,可知甲國應為蘇聯。1939 年二次大戰前夕,德蘇雙方曾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但德國卻在 1941 年毁約進攻蘇聯,蘇聯因此加入二次大戰。俄國退出一次大戰的原因是 1917 年國內發生十月革命,共產黨政權成立,向同盟國議和,退出戰局。

【用戶】fishannangel9

【年級】

【評論內容】「一戰參戰原因--支援斯拉夫兄弟」:塞拉耶佛暗殺事件爆發後,引發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衝突,之後更導致一戰爆發。而俄國和塞爾維亞同屬於斯拉夫民族,為了支持斯拉夫兄弟,俄國加入協約國和同盟國開戰。「二戰參戰原因--德國毀約攻打國土」:1939年德國併吞捷克後,和蘇聯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然而1941年6月德國毀約進攻蘇聯,蘇聯也加入同盟國正式開戰。「二戰結束參戰原因--德國投降」:1944年隨著諾曼地登陸的成功,同盟國陸續收復西歐,並配合蘇聯東西夾擊德國,最終1945年5月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的歐洲戰場結束。故可以判斷甲國為俄羅斯(蘇聯)而俄羅斯之所以會退出一戰,是因為參戰使國內經濟崩潰,工廠紛紛倒閉,因此爆發了「二月革命」,亞歷山大·克倫斯基建立臨時政府,然而他依舊選擇參戰,人民還是十分不滿,因此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起義,爆發了「十月革命」,並建立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