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嘎拉賀部落,在今桃園縣 復興鄉(今桃園市 復興區)最偏遠的華陵村 新興部落,由北橫公路 下巴陵處,越過三光溪直上加灣山,在環山擁抱、山川相繆①的風景裡,因交通之故,一直過著安靜地與群山對話的自然生活。直到有人發現了千年紅檜群,發現了臺灣唯一的溫泉瀑布,於是,又一座臺灣具潛力的觀光區誕生了!
         體察臺灣原住民被規畫為觀光區的結果是,原住民必須嘗受文化、經濟、社會結構的崩解與汙染。發生在原住民身上的觀光後遺症,現在從東埔、蘭嶼、廬山、烏來的實例來看,至少就包含了墮落文明的引進、土地被資本家收購造成的流失現象,以及更嚴重的文化商品化的惡質循環。
         自從嘎拉賀的紅檜群、溫泉瀑布在媒體披露之後,很快的,山老鼠②就將一棵一千五百年樹齡的檜木鋸斷,而這只是開始而已,短短的四個月間(四月到八月),嘎拉賀已經在慢慢地改變了。
 第一、 大量闖入部落的觀光客,由於對原住民對等關心的程度不一,已影響到住民日常生活。
 第二、嘎拉賀的孩童已開始學會討好觀光客,以便從中獲致若干利益。
 第三、由於民宿的開設,已影響住民平日果園種植、管理的經濟活動。
 第四、觀光客服飾、舉止、金錢使用的外顯都市文明,正次第否定了部落價值觀。
         這樣的情形長此以往,會不會又走上東埔、烏來、蘭嶼的後塵呢?假如觀光的規畫不從社區主權、經濟價值、文化尊嚴的建立開始,而任由自由經濟掠奪的話,觀光對原住民部落而言,將成為夢魘。上巴陵觀光區,不正是嘎拉賀最好的一面鏡子嗎?面對惡質而狂暴的觀光,我們的政策與人文教育又在哪裡?嘎拉賀,我真的替你擔憂!
                                                     (節錄自瓦歷斯‧諾幹〈當嘎拉賀發現千年紅檜〉)
【注釋】①山川相繆:形容山與河流相互交錯。②山老鼠:俗稱盜伐林木的人。


【題組】37. 根據本文文意,下列何者不是原住民部落發展觀光的後遺症?
(A) 原住民文化成了販售圖利的商品
(B) 資本家不當開發山林導致土石流發生
(C) 部落文化、經濟、社會結構面臨崩解的危機
(D) 金錢利益掛帥的墮落文明汙染了純樸的部落。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X(A)物質X匱乏時,冰棒即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