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魏徵《貞觀政要.論君道》)本文旨在強調主政者必須:
(A)修德行義
(B)居安思危
(C)求賢納才
(D)戒奢以儉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35385
統計:A(3801),B(475),C(250),D(2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魏徵《貞觀政要.論君道》)

用户評論

【用戶】jinro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聽說要求樹木長得高大,一定要穩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遠長,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國家長治久安,一定要積聚朝廷的德義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固它的根;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不深豈望流之遠?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長?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係不牢固卻想要樹木生長。 德不厚而思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安定,我雖然地位低見識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您這)聰明睿智(的人)呢!諫太宗十思疏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浚】【居安思危】【求賢】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題組】34 下列敘述最符合上文主旨的選項是: (A)下愚之人,才會想要緣木求魚(B)要使國家安定,一定要先積德行義 (C)先哲都只是表達出眾人的心聲而已(D)廣植樹木,注重水土保持,必為人民所愛戴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99 年 - 099年 身心五等#3377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題組】35 關於上文中的字詞解釋與說明,下列那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A)「明哲」是指深明事理的人(B)文中兩個「固」字都是介詞 (C)「浚」指的是圳溝,屬於農耕灌溉用的小水道(D)「雖在下愚,知其不可」指不可施行愚民政策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99 年 - 099年 身心五等#3377答案:A 難度:簡單15 「我這時卻也開始了解到高山野花之所以多為多年生,原來有其苦衷。對...

【用戶】jinro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聽說要求樹木長得高大,一定要穩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遠長.....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固它的根;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不深豈望流之遠?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長?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係不牢固卻想要樹木生長。 德不厚而思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安定,我雖然地位低見識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您這)聰明睿智(的人)呢!諫太宗十思疏

【用戶】jinro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聽說要求樹木長得高大,一定要穩固它的根底...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固它的根;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不深豈望流之遠?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長?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係不牢固卻想要樹木生長。 德不厚而思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安定,我雖然地位低見識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您這)聰明睿智(的人)呢!諫太宗十思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