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下列文句「」內的成語,何者運用正確?
(A) 商人趁颱風來襲哄抬物價,「不愧屋漏」,趁機謀取暴利
(B) 參加這場活動的理由只有一個,「不一而足」,你應該主動報名
(C) 那篇討論核能發電的社論,理論堅實,說服力強,真是「不刊之論」
(D) 關於畢業旅行的地點,同學發言踴躍,「不容置喙」,一時難以達成共識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71676
統計:A(133),B(124),C(408),D(200),E(0)

用户評論

【用戶】Chia Wen Ye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比喻即使在暗室無人之處也不做壞事,不起壞念頭。屋漏:房間的深暗處 (B)不是一事、一物或一次就可以滿足的 (C)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 (D)不容許插嘴或批評。

【用戶】Merisa Myro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不愧屋漏:愧:慚愧;屋漏:古代室內西北角安放小帳的地方。原意是雖在宗廟裏,但無愧畏之心。後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壞事,不起壞念頭。不一而足:足:充足。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

【用戶】吳育銓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的。现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用戶】Chia Wen Ye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比喻即使在暗室無人之處也不做壞事,不起壞念頭。屋漏:房間的深暗處  (B)不是一事、一物或一次就可以滿.....看完整詳解

【用戶】Melody We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不愧屋漏:愧:慚愧;屋漏:古代室內西北角安放小帳的地方。原意是雖在宗廟裏,但無愧畏之心。後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壞事,不起壞念頭。不一而足:足:充足。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

【用戶】吳育銓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的。现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