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題組】29. 漁人捕捉墨魚,運用何種策略?(A) 釜底抽薪(B) 瞞天過海(C) 威脅利誘(D) 因敵制宜

【評論內容】

(A)薪,柴火。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B)比喻欺騙的手法很高明 

(C)以威力脅迫,用利益誘惑 

(D)依據敵情變化,採取與之相應的措施。

【評論主題】【題組】26. 下列何者無法表現「色之用無定」的繡理?(A) 無定不可有常,以無常運有常在悟 (B) 不敢不循畫理,不敢不師真形(C) 歧出其色者,藉堆垛為燦爛 (D) 潛心默會,合二三色穿於一針

【評論內容】(C)指從前刺繡花卉沒有明暗,刺繡山水也沒有明暗,常出現一枝花朵而有好幾種顏色。一段山,一棵樹,錯雜不同顏色的狀況,是藉堆砌色彩使之變得鮮明好看而已。故「歧出其色者,藉堆垛為燦爛」無法表現「色之用無定」的繡理。

【評論主題】12. 《孟子.公孫丑》:「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句中的「而」表示一層推進一層的遞進關係,下列各項「」內的字詞,何者詞性與此相同?(A)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B) 蓋君子

【評論內容】

題幹:比喻為求速成而未循序漸進,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A),遞進關係。《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B)因此,因果關係。曹丕《典論‧論文》

(C)連詞,並列關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D)表示審決取捨的意思,比較關係。《論語‧述而》。

【評論主題】9. 以生活語言解讀《論語》文句,下列何者最恰當?(A)「色難」:從「久病無孝子」可以印證(B)「知之為知之」:是「心有靈犀」的一種試探(C)「小人長戚戚」:受盡地獄般的折磨而疲憊不堪(D)「巧言令色

【評論內容】

(A)侍奉父母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最難。《論語‧為政》 

(B)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不要裝懂)。指凡事實事求是,誠實不虛假。《論語‧陽貨》 

(C)小人經常憂懼不安。《論語‧述而》

(D)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論語‧學而》。

【評論主題】色有定也,色之用無定。針法有定也,針法之用無定。有定故常,無定故不可有常,微有常弗精,微無常弗妙,以有常求無常在勤,以無常運有常在悟。昔之繡花卉無陰陽,繡山水亦無陰陽,常有一枝之花而數異其色。一段之山

【評論內容】

語譯:

顏色有固定,顏色的運用沒有固定。刺繡的針法有固定,針法的運用沒有固定。有固定因此是常態,沒有固定因此不可以有常態,沒有常態就不精熟,沒有無常就不美妙,以固定的技巧求得變化的妙境,關鍵因素在於殷勤練習;以變化的巧思運用固定的技巧,關鍵因素在於領悟。從前刺繡花卉沒有明暗,刺繡山水也沒有明暗,常出現一枝花朵而有好幾種顏色。一段山,一棵樹,錯雜不同顏色的狀況,是借堆砌色彩使之變得鮮明好看而已,因此不可以繡有筆法的畫作,和天然的景物(山水花卉皆是),我內心感到遺憾。因此不敢不遵循畫作道理,不敢不效法真實形體,雖然說這種技法是從我開始嘗試,我也不敢推卻辭卸。講到顏色,像我繡《耶穌像》,以油畫為範本;繡《義大利皇后像》,以鉛畫為範本,都是以攝影手法為基礎。陰影因光線不同,光線因顏色不同,如果只拿一個顏色來刺繡形貌就無法形似,專心致志,暗自領會,於是混合二三種顏色穿在一針上,繡出來的形貌就像了。不久之後領悟到即使七種顏色也可以混合而調和,分析道理之後,即使百數十種顏色也可以混合而調和,所以說:「顏色的運用沒有固定。」

【評論主題】4. 「斟」本義為倒酒,「酌」本義為飲酒,「斟酌」引申為取捨考慮。下列選項「」內的詞語,何者不是引申義的用法?(A) 萬里十六歲時,「椿萱」俱喪(B) 立君臣,等上下,使「綱紀」有序(C) 隴州道士曾

【評論內容】

(A)《莊子‧逍遙遊》謂大椿長壽,後世因以椿稱父。《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諼草,萱草。後世因以萱稱母。椿、萱連用,代稱父母。《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 

(B)綱,維繫網的粗繩。紀,散絲的頭緒。引申為法度、綱常。《漢書‧禮樂志》 

(C)一種以石針刺經脈穴道的治療方法。可引申為規勸過失,此處引文採原意。《西齋話記》 

(D)規矩:畫圓、方的工具;繩墨:量平直的工具。引申為應當遵守的標準、法則。語譯:婦人們不論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後、跪下或站起都符合號令、紀律的要求,再沒有人敢出聲。《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評論主題】5. 下列文句「」內的成語,何者運用正確?(A) 商人趁颱風來襲哄抬物價,「不愧屋漏」,趁機謀取暴利(B) 參加這場活動的理由只有一個,「不一而足」,你應該主動報名(C) 那篇討論核能發電的社論,理論

【評論內容】(A)比喻即使在暗室無人之處也不做壞事,不起壞念頭。屋漏:房間的深暗處  (B)不是一事、一物或一次就可以滿.....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3. 「戊午九月初三日,□白岳榔梅庵,□桃源橋。□小橋右下,陡甚,□舊向黃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徐霞客〈遊黃山日記〉) 文中依序缺空的字詞,下列何者正確?(A) 即 / 從 / 出 / 至 (

【評論內容】明萬曆戊午年九月初三,我們一行人離開白岳山榔梅庵,到了桃源橋。從小橋右邊而下,山路異常陡峭,這就是之前遊黃山時所走的路。

【評論主題】【題組】38. 作者何以不欣賞西方式英雄主義的生命型態?(A) 過度突顯個人,忽略群體存在 (B) 華而不實,難以嘉惠社會(C) 恣意孤行妄為,造成人心不安 (D) 極端執著,未能體會人生真趣

【評論內容】(A)由「這種理論在一個抱前瞻觀念的西洋人看來,一瞬間也許很不滿意,但這總是最優越的哲學,因為這種哲學是最近人情的。總而言之,半個林白比一個整的林白更好,因為半個能比較快樂」可知,作者認為西方人認同的「前瞻」式英雄主義,會使人較不快樂。

【評論主題】【題組】37. 符合作者所稱「由天堂帶到地上」的哲學,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 名字半隱半顯 (B) 替人羣做過一點點事(C) 優越前瞻有作為 (D) 不完全無憂無慮

【評論內容】

(C)由「最快樂的人還是那個中等階級者,所賺的錢足以維持獨立的生活,曾替人羣做過一點點事情」和「祇有在這種環境之下,名字半隱半顯,經濟適度寬裕,生活逍遙自在,而不完全無憂無慮的那個時候,人類的精神才是最為快樂的,才是最成功的」可知。

【評論主題】14.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關於本段文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文中攏、撚、抹、挑、

【評論內容】(A)攏、撚、抹、挑四者確為彈奏指法,但切、滑二字,切切是形容聲音,滑字更是以鳥的滑翔來比喻樂音,兩者皆非彈奏技法  (B)間關:鳥鳴聲,非曲名  (C)形容琵琶.....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龍與蛇皆食于鳳。龍智而神,其德無方。鳳知其可與皆為靈也,禮而親之。蛇毒而險,所忌必傷,且惡其得于鳳也,不惟嚙龍,雖遇麟、龜,固將噬而亡之。鳳知蛇不得其欲則將協豺犬而來吠嗥也,賦之食,加于龍。以龍之神浮

【評論內容】

解析:

(A)鳳為群首領導無方 

(B)龍為輔治賢良之才 

(C)蛇迫害麟龜。

語譯:  龍和蛇都被鳳飼養著。龍有智慧而且神靈,他的德行無可比擬。鳳知道龍可以跟他一樣神靈,對他很有禮貌而且親近他。蛇狠毒而且危險,對於忌妒的人必定會傷害他,同時厭惡龍得鳳的歡心,不僅咬龍,即使遇到了麟和龜,一定咬他們讓他們死去。鳳知道蛇如果慾望不能滿足,就會和豺犬合作來叫囂吵鬧,所以鳳就給他食物,甚至超過龍的待遇。龍這麼神靈,然而卻整天不事耕作,無所事事,就算吃飽了,終究因為畏懼蛇而無所作為。

  麟和龜瞪著眼睛看而感歎說:「鳳呀!鳳呀!為什麼你的德行竟如此衰敗?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來的卻還來得及。算了吧!算了吧!」沒多久麟被毒蛇傷害了,躲藏洞窟裡;龜也不敢吭聲了,躲藏龜殼裡。蛇也趁著龍睡覺時,用毒牙咬了他的喉嚨,龍也就走了。鳳喪失了龍的幫助,於是連翅膀都垂下不敢展現他的神靈了。

【評論主題】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下列何者不具備行政程序之當事人能力?(A)滿二十歲之自然人 (B)胎兒 (C)法人 (D)已死亡之人。

【評論內容】當然有  有些富豪的小孩一出生就被贈與一堆房產當禮物~如果他們沒有能力  請問怎麼過戶到他名下!?

【評論主題】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下列何者不具備行政程序之當事人能力?(A)滿二十歲之自然人 (B)胎兒 (C)法人 (D)已死亡之人。

【評論內容】當然有  有些富豪的小孩一出生就被贈與一堆房產當禮物~如果他們沒有能力  請問怎麼過戶到他名下!?

【評論主題】【題組】38. 作者何以不欣賞西方式英雄主義的生命型態?(A) 過度突顯個人,忽略群體存在 (B) 華而不實,難以嘉惠社會(C) 恣意孤行妄為,造成人心不安 (D) 極端執著,未能體會人生真趣

【評論內容】(A)由「這種理論在一個抱前瞻觀念的西洋人看來,一瞬間也許很不滿意,但這總是最優越的哲學,因為這種哲學是最近人情的。總而言之,半個林白比一個整的林白更好,因為半個能比較快樂」可知,作者認為西方人認同的「前瞻」式英雄主義,會使人較不快樂。

【評論主題】【題組】37. 符合作者所稱「由天堂帶到地上」的哲學,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 名字半隱半顯 (B) 替人羣做過一點點事(C) 優越前瞻有作為 (D) 不完全無憂無慮

【評論內容】

(C)由「最快樂的人還是那個中等階級者,所賺的錢足以維持獨立的生活,曾替人羣做過一點點事情」和「祇有在這種環境之下,名字半隱半顯,經濟適度寬裕,生活逍遙自在,而不完全無憂無慮的那個時候,人類的精神才是最為快樂的,才是最成功的」可知。

【評論主題】龍與蛇皆食于鳳。龍智而神,其德無方。鳳知其可與皆為靈也,禮而親之。蛇毒而險,所忌必傷,且惡其得于鳳也,不惟嚙龍,雖遇麟、龜,固將噬而亡之。鳳知蛇不得其欲則將協豺犬而來吠嗥也,賦之食,加于龍。以龍之神浮

【評論內容】

解析:

(A)鳳為群首領導無方 

(B)龍為輔治賢良之才 

(C)蛇迫害麟龜。

語譯:  龍和蛇都被鳳飼養著。龍有智慧而且神靈,他的德行無可比擬。鳳知道龍可以跟他一樣神靈,對他很有禮貌而且親近他。蛇狠毒而且危險,對於忌妒的人必定會傷害他,同時厭惡龍得鳳的歡心,不僅咬龍,即使遇到了麟和龜,一定咬他們讓他們死去。鳳知道蛇如果慾望不能滿足,就會和豺犬合作來叫囂吵鬧,所以鳳就給他食物,甚至超過龍的待遇。龍這麼神靈,然而卻整天不事耕作,無所事事,就算吃飽了,終究因為畏懼蛇而無所作為。

  麟和龜瞪著眼睛看而感歎說:「鳳呀!鳳呀!為什麼你的德行竟如此衰敗?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來的卻還來得及。算了吧!算了吧!」沒多久麟被毒蛇傷害了,躲藏洞窟裡;龜也不敢吭聲了,躲藏龜殼裡。蛇也趁著龍睡覺時,用毒牙咬了他的喉嚨,龍也就走了。鳳喪失了龍的幫助,於是連翅膀都垂下不敢展現他的神靈了。

【評論主題】【題組】29. 漁人捕捉墨魚,運用何種策略?(A) 釜底抽薪(B) 瞞天過海(C) 威脅利誘(D) 因敵制宜

【評論內容】

(A)薪,柴火。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B)比喻欺騙的手法很高明 

(C)以威力脅迫,用利益誘惑 

(D)依據敵情變化,採取與之相應的措施。

【評論主題】【題組】26. 下列何者無法表現「色之用無定」的繡理?(A) 無定不可有常,以無常運有常在悟 (B) 不敢不循畫理,不敢不師真形(C) 歧出其色者,藉堆垛為燦爛 (D) 潛心默會,合二三色穿於一針

【評論內容】(C)指從前刺繡花卉沒有明暗,刺繡山水也沒有明暗,常出現一枝花朵而有好幾種顏色。一段山,一棵樹,錯雜不同顏色的狀況,是藉堆砌色彩使之變得鮮明好看而已。故「歧出其色者,藉堆垛為燦爛」無法表現「色之用無定」的繡理。

【評論主題】色有定也,色之用無定。針法有定也,針法之用無定。有定故常,無定故不可有常,微有常弗精,微無常弗妙,以有常求無常在勤,以無常運有常在悟。昔之繡花卉無陰陽,繡山水亦無陰陽,常有一枝之花而數異其色。一段之山

【評論內容】

語譯:

顏色有固定,顏色的運用沒有固定。刺繡的針法有固定,針法的運用沒有固定。有固定因此是常態,沒有固定因此不可以有常態,沒有常態就不精熟,沒有無常就不美妙,以固定的技巧求得變化的妙境,關鍵因素在於殷勤練習;以變化的巧思運用固定的技巧,關鍵因素在於領悟。從前刺繡花卉沒有明暗,刺繡山水也沒有明暗,常出現一枝花朵而有好幾種顏色。一段山,一棵樹,錯雜不同顏色的狀況,是借堆砌色彩使之變得鮮明好看而已,因此不可以繡有筆法的畫作,和天然的景物(山水花卉皆是),我內心感到遺憾。因此不敢不遵循畫作道理,不敢不效法真實形體,雖然說這種技法是從我開始嘗試,我也不敢推卻辭卸。講到顏色,像我繡《耶穌像》,以油畫為範本;繡《義大利皇后像》,以鉛畫為範本,都是以攝影手法為基礎。陰影因光線不同,光線因顏色不同,如果只拿一個顏色來刺繡形貌就無法形似,專心致志,暗自領會,於是混合二三種顏色穿在一針上,繡出來的形貌就像了。不久之後領悟到即使七種顏色也可以混合而調和,分析道理之後,即使百數十種顏色也可以混合而調和,所以說:「顏色的運用沒有固定。」

【評論主題】4. 「斟」本義為倒酒,「酌」本義為飲酒,「斟酌」引申為取捨考慮。下列選項「」內的詞語,何者不是引申義的用法?(A) 萬里十六歲時,「椿萱」俱喪(B) 立君臣,等上下,使「綱紀」有序(C) 隴州道士曾

【評論內容】

(A)《莊子‧逍遙遊》謂大椿長壽,後世因以椿稱父。《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諼草,萱草。後世因以萱稱母。椿、萱連用,代稱父母。《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 

(B)綱,維繫網的粗繩。紀,散絲的頭緒。引申為法度、綱常。《漢書‧禮樂志》 

(C)一種以石針刺經脈穴道的治療方法。可引申為規勸過失,此處引文採原意。《西齋話記》 

(D)規矩:畫圓、方的工具;繩墨:量平直的工具。引申為應當遵守的標準、法則。語譯:婦人們不論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後、跪下或站起都符合號令、紀律的要求,再沒有人敢出聲。《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評論主題】16. 關於圖 ( 一 ) 的柬帖內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謹「詹」於:邀請  (B)「闔第光臨」頂格書寫表敬意  (C)「恕」邀:熱烈貌  (D) 具名邀請者皆男方家長

【評論內容】

(A)占卜,指經占卜而擇定 

(C)原諒,指原諒我禮貌不周 

(D)具名邀請者為雙方家長。

【評論主題】14.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關於本段文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文中攏、撚、抹、挑、

【評論內容】

(A)攏、撚、抹、挑四者確為彈奏指法,但切、滑二字,切切是形容聲音,滑字更是以鳥的滑翔來比喻樂音,兩者皆非彈奏技法 

(B)間關:鳥鳴聲,非曲名 

(C)形容琵琶樂音圓潤清脆,抑揚錯落 

(D)嘈嘈:形容彈奏琵琶粗弦絃音喧響而繁急。有強調其音質較為沉重的概念/幽咽:形容水聲低沉微弱,如人哽咽悲泣。此則形容琵琶樂音遏塞不暢。

【評論主題】12. 《孟子.公孫丑》:「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句中的「而」表示一層推進一層的遞進關係,下列各項「」內的字詞,何者詞性與此相同?(A)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B) 蓋君子

【評論內容】

題幹:比喻為求速成而未循序漸進,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A)又,遞進關係。《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B)因此,因果關係。曹丕《典論‧論文》

(C)連詞,並列關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D)表示審決取捨的意思,比較關係。《論語‧述而》。

【評論主題】9. 以生活語言解讀《論語》文句,下列何者最恰當?(A)「色難」:從「久病無孝子」可以印證(B)「知之為知之」:是「心有靈犀」的一種試探(C)「小人長戚戚」:受盡地獄般的折磨而疲憊不堪(D)「巧言令色

【評論內容】

(A)侍奉父母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最難。《論語‧為政》 

(B)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不要裝懂)。指凡事實事求是,誠實不虛假。《論語‧陽貨》 

(C)小人經常憂懼不安。《論語‧述而》

(D)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論語‧學而》。

【評論主題】6. 下列選項「」內的詞義,何者兩兩相同?(A) 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齊國「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B)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C) 外人頗有公孫

【評論內容】

(A)放逐。語譯:大家都昏醉了,只有我獨自清醒,所以被放逐。屈原〈漁父〉/放逐。語譯:齊國放逐了大臣孟嘗君在諸侯國間。《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B)像、似。語譯:他與他年紀相似,所明白的道理也相近。韓愈〈師說〉/你。語譯: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我所擔憂的是老鼠。劉基《郁離子‧趙人患鼠》 (C)通「稍」,稍微。語譯:可是外面卻有人譏笑您跟漢朝宰相公孫弘蓋粗布被一樣沽名釣譽。您應該稍微順應一般人的習俗。司馬光〈訓儉示康〉/不久。語譯:不久,月亮從東方的山峰冉冉上升。蘇軾〈赤壁賦〉 (D)推辭、拒絕。語譯:現在您竟然拋棄百姓來資助敵國,驅逐客卿以成就其他諸侯的功業。李斯〈諫逐客書〉/又。語譯:緊鎖的眉頭剛剛鬆開,但在心裡卻又惦念了。李清照〈一剪梅〉。

 

【評論主題】5. 下列文句「」內的成語,何者運用正確?(A) 商人趁颱風來襲哄抬物價,「不愧屋漏」,趁機謀取暴利(B) 參加這場活動的理由只有一個,「不一而足」,你應該主動報名(C) 那篇討論核能發電的社論,理論

【評論內容】

(A)比喻即使在暗室無人之處也不做壞事,不起壞念頭。屋漏:房間的深暗處 

(B)不是一事、一物或一次就可以滿足的 

(C)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 

(D)不容許插嘴或批評。

【評論主題】3. 「戊午九月初三日,□白岳榔梅庵,□桃源橋。□小橋右下,陡甚,□舊向黃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徐霞客〈遊黃山日記〉) 文中依序缺空的字詞,下列何者正確?(A) 即 / 從 / 出 / 至 (

【評論內容】明萬曆戊午年九月初三,我們一行人離開白岳山榔梅庵,到了桃源橋。從小橋右邊而下,山路異常陡峭,這就是之前遊黃山時所走的路。

【評論主題】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下列何者不具備行政程序之當事人能力?(A)滿二十歲之自然人 (B)胎兒 (C)法人 (D)已死亡之人。

【評論內容】當然有  有些富豪的小孩一出生就被贈與一堆房產當禮物~如果他們沒有能力  請問怎麼過戶到他名下!?

【評論主題】【題組】2 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一句一分,共 5 分)

【評論內容】

公務員跟公務人員不是不一樣嗎= =?

我記得公務員是(政務+常任)

公務人員才是專指常任文官阿...

感覺題目出的不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