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目前我國失業率偏高,社會大眾普遍關切如何降低失業率。按照「失業率」的定義,下列社會現象與失業率之間的關連,何者正確?

(A)少子化會增加失業率,因為勞動力減少

(B)少子化會減少失業率,因為勞動力減少

(C)一人同時兼職兩份工作會降低失業率,因為可以增加GDP

(D)大學入學率提高會減少失業率,因青少年失業率高於平均值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34783
統計:A(60),B(56),C(27),D(13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GDP

用户評論

【用戶】Chang-Yu Li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B)選項中,少子化對失業率的影響是相當多元的。若單從人口統計數字來看人口減少,少子化造成整體的勞動力下降;若就業機會不變,失業率會下降,但少子化也會造成消費的衰退,廠商減少投資,因此也會影響到就業機會,所以對失業率的影響無法輕易的判定。(C)兼職兩份工作可能會提高失業率,因為工作機會減少。(D)因為失業率所計算的失業人口是指「想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人口」,所以如果大學入學率提高,更多的青少年轉而去求學而非找工作,失業率就會下降。

【用戶】黃智煒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失業的定義:勞動人口中,沒有任何工作者稱為失業。勞動力:指具有工作能力及工作意願的人口(通常為 15 歲以上)。失業又可分為非自願性失業與自願性失業:1非自願性失業:15 歲以上的勞動力,想找工作卻找不到工作。2 自願性失業:15 歲以上的勞動力,因工資或工作環境等因素而選擇不就業。失業率=(失業人口÷勞動人口)×100 %大學入學率提高會增加就學人口,屬於非勞動力,會減少失業人口的計算人次,故可降低青少年之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