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 在道德教育中,當理想我和現實我產生衝突時,應教導如何實現理想的道德自我。下列何者較能關照到從他律到自律的需求?
(A)運用擴張個人生活中的自我,使德行成為個人之所好
(B)運用康德本於為義務而盡義務的原則,朝理想我而行
(C)運用效益主義的取向,利誘威嚇,以達成理想的目的
(D)運用業務本身以外的苦樂的結果,讓自我能漸漸轉變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95771
統計:A(762),B(443),C(34),D(86),E(0)

用户評論

【用戶】Aliva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我想只是A選項說得比較文言文,應該是指德行論的意思,「擴張生活中的自我」→從生活中開始做起,逐漸培養良好的品行,漸漸就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他律到自律)B為義務論,一直處於理想我階段C為效益論,他律且不一定會達到自律,有可能只是畏懼於權威只好遵守

【用戶】Yen-yu Chen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請問嘉妡  :看了您的解說,那為什麼B不能選呢?

【用戶】Bunny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道德的自我屬於理想我還是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