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彊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文中「與俗同好惡」語義與下列何者最為貼近?
(A)好惡與聖人同
(B)民之所欲,常在我心
(C)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
(D)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向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37197
統計:A(34),B(547),C(30),D(58),E(0)

用户評論

【用戶】Yi Hua Li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36 《史記.管晏列傳》:「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彊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本文主旨在強調執政者應: (A)枵腹從公 (B)強國固親 (C)符應民意 (D)民胞物與102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關務人員考試-關務特考五等考試#9709

【用戶】Yi Hua Li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6010813420

【用戶】伊格莉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管仲既在齊為相,執掌政事,使地處海邊的小小齊國,能流通貨物,聚積錢財,國富兵強,且深得民心。所以他說:「倉庫充實,才能知道禮節。衣食充足,才能知道榮辱。君王服行法度,六親才會團結和睦。」「四維不發,國家就減亡。」「發布命令,要像水的源頭,使它順著百姓的意思才好。」所以議論淺近,容易實行。百姓所希望的就給他,百姓所反對的就除去它。

【用戶】jkot35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上與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