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古人寫詩作詞,講求鍊字,凡在節骨眼處安上一字,使得整句詩就像「畫龍點睛」般傳神不已,這個字叫「詩眼」,請問「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這首詩的詩眼應是:
(A)鋪
(B)紅
(C)夜
(D)弓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14446
統計:A(3675),B(1306),C(387),D(61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新樂府運動(簡介)、白居易《暮江吟》賞析、白居易〈訪陶公舊宅並序〉釋疑

用户評論

【用戶】醉心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基本上這種題目問詩眼,多是找出關鍵「動詞」。

【用戶】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詩眼就是一首詩的精妙所在,也就是說僅僅一個字卻能帶起整首詩的意境或氛圍。以這首詩來說,把鋪字替換成一般的動詞,如:照、滿等等,就無法表明殘陽鋪在江上的動態感。鋪這個字,既有鋪滿整個江上的靜態描寫;也有慢慢鋪滿江上的動態感,也就是因為鋪這個字,才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樣的,一首也是非常有名的詩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就是因為綠跟青這兩個字起了關鍵的效果,在名詞外帶有動詞的特性,而把這句描寫靜景的詩詞,就有如描寫動態的詩詞一般,活了起來。

【用戶】業精於勤,事立於豫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原來是找"動詞",又學了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