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3.「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強調環境對一個人影響深遠,下列何句不屬於這個旨意?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C)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D)入芝蘭之室,久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不聞其臭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27547
統計:A(129),B(2932),C(275),D(207),E(0)

用户評論

【用戶】認真做題目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智者利仁。」1.是因為不仁者沒有自我克制的能力,久處窮困之中,容易為非作歹;而長處安樂,就會驕奢淫逸。仁者安於仁與德行之中,實踐了仁德就可以安心。知者通過利用仁德,實行仁德對自己有好處而實行仁德。 https://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8071200793

【用戶】N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天生仁厚的仁者,行仁時只求心安理得,並不希望得到什麼好處;智者為了利人利己,便能力行於仁。」

【用戶】courage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里仁為美:裡,居住,作動詞用;美是善,指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里仁)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如何處在仁的境界。處世、處人、尤其是自處,都要有自處之道。也就是說我們隨時要把修養、精神放在仁的境界。 處:居住(動詞),與上文"裡"同義 焉得知:焉是副詞,作怎麼解。知同智。《論語》的"智"都寫作"知"。 語譯--孔子說:「一個鄉村或社區應該具有淳樸、忠厚、仁德的風氣才算美好,如果選擇居家住所,不曉得去選擇風氣淳樸善良,有仁德的地方,怎麼能算得上有智慧呢?」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整句是要告訴我們:真正學問安頓的處所,要以仁為標準,達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學問到了真善美的境界。如果我們的學問、修養沒有達到仁的境界,那就不算是智慧的成就。

【用戶】謝丞峰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天生仁厚的仁者,行仁時只求心安理得,並不希望得到什麼好處;智者為了利人利己,便能力行於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