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下列對於皮亞傑(J. Piaget)與柯柏格(L. Kohlberg)道德認知發展論相似之處的描述,何者錯誤?
(A)他們都主張道德認知是發展出來的
(B)他們都認為道德認知發展有一定順序
(C)他們都認為道德認知發展可以劃分階段
(D)他們都主張道德判斷是綜合性的價值判斷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45853
統計:A(1361),B(467),C(547),D(697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皮亞傑 道德論

用户評論

【用戶】juster

【年級】

【評論內容】戴帥主題式提及:面對道德問題情境時,個人從人、己、利、害以及社會規範等,多方面"綜合考量"所做的價值判斷。---柯柏格的分期是以"綜合的道德判斷"為分期的標準。而皮亞傑是以年齡做為分期的標準。

【用戶】Sabrina Chang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若是6F的解,則皮亞傑以年齡分期;柯爾伯格以道德判斷作為分期標準。(覺得解年齡分期沒有對應選項)若是10F的解,則在皮亞傑自律階段,個體會依個人意志做道德判斷,試著訂定道德規範並自動遵守它。 綜合所述,僅供參考:題目選項D主張道德判斷是綜合性的價值判斷。錯誤的原因是因為柯伯格採「綜合性判斷」考量考量多方面;皮亞傑採「個人意志」、「相對立場」判斷。

【用戶】Latte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再簡單整理一下:皮亞傑將道德階段只分為無律、他律到自律這幾期,是一種相對的概念,代表從無到有、從別人到自己。因為兒童在思考判斷上出現了不同的改變皮亞傑才如此分期,因此相較柯爾柏格來說並不是全面綜合的判斷。

【用戶】yu81emma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推10樓柯伯格採「綜合性判斷」考量考量多方面;皮亞傑採「個人意志」、「相對立場」判斷。皮亞傑自律期:自律期又稱合作道德(morality of cooperation)。開始於八、九歲相當於小學中年級。這階段的兒童在道德判斷上,不僅會衡量後果,更會考慮動機,道德相對觀取代道德現實觀,所以又稱道德相對主義(moral relativism)。此期的兒童不再盲目遵從權威感,認為不合理的就應該修改。此期的兒童嘗試開始以理性選擇道德規範的確切性與可行性,也會注意到人我之間平等互惠的道德原則;而且受到懲罰時,會替自己辯護。故皮亞傑的他律是以自身的立場去考慮人我之間公平的道德原則。柯柏格則是給予兒童兩難問題,兒童做綜合性的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