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2. 閱讀下文,選出說明正確的選項:
       庾公(按:庾亮)乘馬有的盧,或語令賣去。庾云:「賣之必有買者,即復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昔孫叔敖殺兩頭蛇以為後人,古之美談;效之,不亦達乎?」(《世說新語.德行》)
(A)根據引文可知,的盧乃是良馬,庾亮不願賣馬是為了避免買馬的人彼此爭奪,即孔子所謂「能近取譬」
(B)庾亮為了博取好名聲,不願將的盧賣掉,符合論語中「君子去仁,惡乎成名」的意旨
(C)庾亮想要仿效孫叔敖,把的盧殺了以免危害世人,是「有殺身以成仁」的實踐
(D)庾亮「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一句,可以和儒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互相闡發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888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nuhc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的ㄉㄧˋ盧:一種烈性快馬。額有白毛或白斑,一般認為是不祥之馬。庾亮有一匹凶悍難馴的馬,說:「這匹馬太野了,把牠賣了吧!賣掉牠一定會有買的人,這又害了別人,怎可以把有害自己的東西轉移給別人呢?從前孫叔敖殺了兩頭蛇,就是為了不讓後來的路人看見,成為古人樂於傳頌的佳話。我效法他的做法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