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 有關教學輔導策略的描述,何者不正確?
(A)時間延宕策略有助於幼兒溝通能力發展
(B)對幼兒而言,某些增強物可能在某些時刻有效,之後變得無效
(C)運用提示策略具有成效,盡量提供較多的提示給障礙幼兒
(D)對於障礙幼兒運用身體提示時,應該事先與專業團隊進行討論。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66638
統計:A(759),B(107),C(3525),D(207),E(0)

用户評論

【用戶】賴庫瑪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策略如果有成效了! 就要慢慢"褪除"提示量   而不是給幼兒"更多"的提示

【用戶】劉小彤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我覺得時間延宕策略是指讓幼兒在溝通表達之前先給予足夠時間思考?是這樣嗎

【用戶】陳小花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5F+1 我也是這樣想~

【用戶】106應屆上榜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解析(O) A :在訓練幼兒溝通時,可採取時間延宕策略,    等待並給予幼兒足夠的反應時間。 *備註:時間延宕策略vs延宕增強,不同!     且建立行為初期,應使用”立即增強”。(O) B :導致「某些增強物可能在某些時刻有效,    之後變得無效」的可能原因: 1. 增強物的濫用,可能導致幼兒對該增強物  產生饜足的現象,而變得無效。  EX:用食物當增強物,吃飽了或吃膩就沒用了 2.增強物的有效與否,  取決於個案對增強物的喜好。  個案對增強物的喜好,       可能隨年齡、流行趨勢......而改變。   (X)C :運用提示策略具有成效,      應「逐漸褪除」提示的頻率或強度(O)D :對於障礙幼兒運用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