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詹老師和五年甲班的同學共同討論訂定班級的行為規範,下列哪一條班規較為適當?

(A)破壞班級榮譽者,罰站十分鐘

(B)上課說話的同學,剝奪下課時間

(C)上學遲到者,罰放學後關鎖教室門窗

(D)被學校糾察隊每登記一次,罰款五元,充作班費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59573
統計:A(38),B(330),C(1210),D(15),E(0)

用户評論

【用戶】ShinFu Huang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本題旨在測量考生對班級經營原理原則的認知與判斷能力,考生必須正確理解與活用教育原理,從四個選項中選出「最適當」的班級規範。就選項B而言,剝奪「下課時間」的權利,或許有禁止違規行為的效果,但屬消極性作法,且處罰方式與其違規的行為並無直接關係。此外,下課時間的功能,不只是讓學生自由活動或遊戲,同時也是讓學生上廁所、恢復體力與注意力、或同儕之間分享與討論上節課的經驗、學習交友與社交互動、下節的課前準備等功能;剝奪其下課時間,顯然有違兒童生理需求與同儕相互學習的教育原理。相較於前者,選項C,罰違規同學於放學後關鎖門窗,以「延後放學」來對應其「遲到行為」,且以積極性的服務代替消極性懲罰,更符合教育原理。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用戶】Tan-Wei Liu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處罰必須要與犯錯的東西有關。例如上課晚五分鐘進教室,便讓他下課時間留在班上五分鐘做為處罰,而不是處罰學生抄寫課文之類,與遲到無關的事情。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把c看成鎖在教室~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