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4.教師運用軼事記錄法以評量學生情意目標的達成情形,下列作法何者較為正確?
(A)仔細觀察紀錄學生的學業成就表現
(B)只記錄學生行為表現不需描述情境
(C)只記錄學生表現不好的行為
(D)每次只記單一學生行為的單一記錄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28131
統計:A(991),B(709),C(77),D(670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熟記--錯誤題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軼事記錄法藉由記錄其不適當行為的每日發生時間、方式、次數等細節,幫助學生自我觀察與自我反省,以減低其不適當行為的出現次數。記錄其每日不適當行為的過程,只要掌握不適當行為忠實描述,適當行為則詳細描述的原則即可,如此可導引學生往目標行為接近。 例如:甲生很喜歡罵髒話,只要記錄其每日罵髒話的時間、地點、對象、內容,中間若有說好話或是友愛同學行為則詳細描述,並加正面評語;每日放學前請學生看完自己當日記錄並簽名,此法雖然頗耗教師時間,但實施起來頗具效果(可參考所附「軼事記錄表」格式記錄)。

【用戶】Gi gogo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軼事記錄法(Anecdotal Records)軼事記錄法是直接觀察記錄法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種方法,不受時間或情境的限制,不需事先設計好表格,不需對所要觀察的行為下定義,只要認為重要的或覺得有興趣的幼兒行為,在觀察之後都可以記錄下來。個人淺見:我覺得好的也可以記錄下來,因為軼事記錄法是觀察的一種,不管是正面或是負面都值得紀錄的

【用戶】黃 泰益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教師運用軼事記錄法以評量學生情意目標的達成情形,下列作法何者較為正確?  (D)每次只記單一學生行為的單一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