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孰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即逝矣。」(蘇軾<篔簹谷偃竹記>依上文,詞意與文旨敘述有誤的是
(A)兔起鶻落,即以兔、鷹動作之敏捿,形容作畫筆法迅捷
(B)意象與靈感,稍縱即逝,所以下筆宜快,不可稍稍放鬆
(C)畫竹之前,心中當先有竹的完整形象,然後趕緊提筆急追
(D)畫竹之時,當邊畫邊構思,隨時修改,完成時才表現完整的形象。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53425
統計:A(15),B(25),C(32),D(220),E(0)

用户評論

【用戶】持之以恆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所以畫竹必定要心中先有一個完整的竹子形像,拿起筆來凝神細看,當他看到所想要畫的竹子呈現眼前時,就要急速緊跟著它,揮筆作畫,連成一氣,才能追上他所見到的,就像剛出洞的兔子,鶻鳥一看到就立即猛衝下來捕捉,稍微放鬆就會消失無蹤。

【用戶】持之以恆堅持到底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所以畫竹必定要心中先有一個完整的竹子形像,拿起筆來凝神細看,當他看到所想要畫的竹子呈現眼前時,就要急速緊跟著它,揮筆作畫,連成一氣,才能追上他所見到的,就像剛出洞的兔子,鶻鳥一看到就立即猛衝下來捕捉,稍微放鬆就會消失無蹤。

【用戶】持之以恆堅持到底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所以畫竹必定要心中先有一個完整的竹子形像,拿起筆來凝神細看,當他看到所想要畫的竹子呈現眼前時,就要急速緊跟著它,揮筆作畫,連成一氣,才能追上他所見到的,就像剛出洞的兔子,鶻鳥一看到就立即猛衝下來捕捉,稍微放鬆就會消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