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消費者所得增加時,將會增加其對正常財(normal goods)的需求
(B)邊際產量是指增加某生產要素一單位時,其引發產 量的變動量
(C)邊際效用遞減法則是指當生產數量逐漸增加時,一 物品能代替其他物品的效能會遞減
(D)邊際成本是產量增加一單位時,其生產總成本的變 動量 。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5443
統計:A(50),B(29),C(219),D(48),E(0)

用户評論

【用戶】Chinien Wang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邊際效應,有時也稱為邊際貢獻,是指消費者在逐次增加1個單位消費品的時候,帶來的單位效用是逐漸遞減的(雖然帶來的總效用仍然是增加的)。舉一個通俗的例子,當你肚子很餓的時候,有人給你拿來一籠包子,那你一定感覺吃第一個包子的感覺是最好的,吃的越多,單個包子給你帶來的滿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撐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經起不到任何效用了。邊際效應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經濟學上的需求法則就是以此為依據,即︰用戶購買或使用商品數量越多,則其愿為單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因為後購買的商品對其帶來的效用降低了)。當然也有少數例外情況,例如嗜酒如命的人,是越喝越高興,或者集郵愛好者收藏一套文革郵票,那麼這一套郵票中最後收集到的那張郵票的邊際效應是最大的。綜上,與ans C的差別是指消費數量而非生產數量是嗎?還是還有其它不正確的地方?

【用戶】Ishin Lo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我想是"一 物品能代替其他物品的效能會遞減"有錯。不曉得可否以滿足感來解釋,購買數量越增加,則單位滿足感越來越低。

【用戶】Snow Gabriel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我認為c選項的"指當生產數量逐漸增加時,一 物品能代替其他物品的效能會遞減"把"生產"數量改成'消費'數量 這樣就對了

【用戶】Chia Hui Huan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邊際效用遞減法則:假設其他情況不變,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者對於某財貨,每額外變動一單位消費時,其邊際效用會呈現依次遞減的現象。報酬遞減法則:指短期內,在一定的生產技術水準下,使用各種生產要素從事某財貨生產時,假設生產要素中只有一種生產因素是變動的,而其他之生產因素則固定不變,則在生產的初期,總產量會隨著此生產因素的增加而增加,而使總產量增加的速度遞減,造成邊際產量遞減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