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在制定班級公約時,林老師提醒同學要先忘掉自己的身分、地位與偏好,站在一個 超然與中立的立場來制定班級公約。這種思維呼應了何種倫理學說?
(A)羅爾斯(J. Rawls)的正義論
(B)麥金泰(A. MacIntyre)的社群論
(C)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德行論
(D)諾丁斯(N. Noddings)的關懷倫理學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38889
統計:A(798),B(130),C(91),D(61),E(0)

用户評論

【用戶】王弱羽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羅爾斯 正義論:相當具體、客觀的正義觀、道德觀。麥金泰 社群論:在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中,社群的價值或大多數人的意志才是應該受到重視的。亞里斯多德 德行論:道德是習慣的養成 ex學校訂定孝親日。諾丁斯 關懷倫理學:關心自己,也強調關懷別人。

【用戶】ting ting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A)正義論─強調正義即公平。(B)社群論─指在恢復社群價值的重要性,並重申社群對個人的重要性。(C)德行論─主張品德教育為教育核心,實施中庸之道。(D)關懷倫理學─是由女性主義者所提出的倫理學,強調過去在學術上受到壓抑的女性特質思維,認為關懷情意才是道德的基礎。 Rawls的正義原則是自由與理性的立約者在原初立場(original position)用來考量個人利益的原則。原初立場係一個引導出特定正義概念的純粹假設情境,在這個情境中,立約者是在無知之幕(veilof ignorance)之後進行選擇。此一無知之幕,就是假設立約者對自己與他人的社會背景、階級、偏好、優缺點都是一無所知的,僅具有對普遍性知識的理解,而且所有立約者都處於相同的情境。因為立約者的一無所知,便無法從自身的利益或偏好來考量利害,也不受任何其他因素所影響,使得正義原則成為原初立場中公平協議或協商結果的唯一依據。

【用戶】陳佩萱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Rawls【正義論】1.最大均等的自由原則(公平)2.差異性原則(正義)==教育機會均等已從公平加上正義的觀點

【用戶】小新老師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中立的立場 = 正義 = 羅爾斯(J. Rawls)的正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