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 (c)NH2-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19649
統計:A(676),B(118),C(3491),D(154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互動學習論、班杜拉認知理論、98南區班都拉社會學習論

用户評論

【用戶】Fang tzu w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班都拉(Bandura)主張某個體僅經由觀察另一個體的活動之後,就其發生行為上較永久的改變,這是(A)強化作用 (B)投射作用 (C)仿同作用(模仿) (D)社會化作用

【用戶】上榜一姐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仿同作用是模仿???????? 我查到的是自 我 防 衛 機 制的一種。 一 般 常 見 的 自 我 防 衛 機 制【認同作用 (表同作用) (仿同作用)】: 雖然認同是發展過程中的一部分,但也是一種防 衛反應,當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成功或滿足時,將自己比擬成其他成功的人,崇拜或分享他人的成功,以提高自己的價值感,使自己有被人看重的希望,例如:崇拜偶像、閱讀名人傳記等。 【考題】50 一位日間病房的病患,開始在穿著上模仿治療師的穿著,此行為屬於防禦機轉中之: (A)投射作用(projection) (B)取代作用(substitution) (C)昇華作用(sublimation) (D)仿同作用(identification) 強化作用: 個體對行為結果...

【用戶】Sammy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發展心理學-蘇建文P390兒童的行為可藉由示範學習而形成。觀察的歷程:示範事件-注意歷程-保留歷程-模倣動作歷程-動機歷程-倣同表現倣同

【用戶】m,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C)仿同作用←說明不清,上網查了一下找到有兩個原文都用了此翻譯(1)imitation:模仿,觀察別人的行為而仿效,使自己的行為與被模仿者相同(2)identification:認同,個人在社會化歷程中,選擇別人的行為,內在化於自己行為體系中的全面性、持久性與潛在性的模仿學習然後,撇除弗洛伊德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不談,《追星與粉絲:青少年偶像崇拜探析》中提及「班杜拉把認同(identification)等同於模仿(imitation)」,要這樣解釋此題才選(C)吧。←認為此題出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