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4.某生遇到困難時就出現尖叫的干擾行為,教師採取在新的學習教材出現時先給予示範,這是哪一種處理問題行為的策略?
(A)改變學習環境條件
(B)操作行為前事事件(antecedent events)
(C)改變學生個體條件
(D)操作行為後果事件(consequence events)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53105
統計:A(398),B(4286),C(118),D(222),E(0)

用户評論

【用戶】要加油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鈕文英(民88)指出行為問題的處理策略分為四部份:前事控制策略、行為訓練策略、後果處理策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茲分別說明如下:(一)前事控制策略:主要在操縱行為的前提事件,以預防行為問題的發生。 Meyer 和Evan (1989) 提出:1.調整情境因素,包括:環境重新調整、消除誘發因素、改變生活順序、調整活動地點;2.調整工作有關因素,包括:提供符合行為個體能力、興趣和需求的教材內容和教學活動、簡化或減少作業或工作要求的難度和份量、提供成功的經驗、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和同儕互動、訂定班規、建立作息時間表、建立典範讓行為個體模仿、改變坐姿和位置、調整學習或工作時間表;3.反應中斷,包括:彌補或保護措施、動手阻遏、口頭...

【用戶】Yolanda Yang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正向行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一、基本概念  在思考處理孩子問題行為的方法時,傾向採用非嫌惡的、正向的處理策略,才不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副作用,        例如孩子出現攻擊或負向情緒、彼此關係惡化。而且,懲罰等處理方式通常只能抑制行為,治標不治本。        正向行為支持的理念,非常注重預防的概念。不是等待問題行為出現才去處理,而是為了預防問題行為的產生。        要做到預防的工作,就必須進行事先控制策略,並且強調適當的行為訓練,多方面兼顧才能有效處理問題行為。二、正向行為支持策略1.事先控制策略:如果已經瞭解孩子造成孩子問題行為的原因(前提事件),以及維持它發生的不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