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朱熹主張
(A)性即理
(B)心即理
(C)致良知
(D)禮法治國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16699
統計:A(2692),B(962),C(833),D(11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王陽明

用户評論

【用戶】吳星霈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王陽明+陸象山→心即理→自覺(明心見性),程頤+朱熹→性即理→多讀書(窮理盡性)

【用戶】曾顯智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陸王:心即理;朱熹:性心理

【用戶】pERi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程朱性,陸王心

【用戶】吳星霈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王陽明+陸象山→心即理→自覺(明心見性),程頤+朱熹→性即理→多讀書(窮理盡性)

【用戶】曾顯智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陸王:心即理;朱熹:性心理

【用戶】pERi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程朱性,陸王心

【用戶】吳星霈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王陽明+陸象山→心即理→自覺(明心見性),程頤+朱熹→性即理→多讀書(窮理盡性)

【用戶】曾顯智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陸王:心即理;朱熹:性心理

【用戶】pERi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程朱性,陸王心

【用戶】吳星霈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王陽明+陸象山→心即理→自覺(明心見性),程頤+朱熹→性即理→多讀書(窮理盡性)

【用戶】曾顯智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陸王:心即理;朱熹:性心理

【用戶】pERi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程朱性,陸王心

【用戶】吳星霈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王陽明+陸象山→心即理→自覺(明心見性),程頤+朱熹→性即理→多讀書(窮理盡性)

【用戶】曾顯智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陸王:心即理;朱熹:性心理

【用戶】pERi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程朱性,陸王心

【用戶】吳星霈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王陽明+陸象山→心即理→自覺(明心見性),程頤+朱熹→性即理→多讀書(窮理盡性)

【用戶】曾顯智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陸王:心即理;朱熹:性心理

【用戶】pERi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程朱性,陸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