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 「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是下列哪一個派別?
(A)儒家
(B)道家
(C)名家
(D)雜家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285714
統計:A(6),B(4),C(1),D(3),E(0)

用户評論

【用戶】啾啾鳥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班固-漢書藝文志諸子略敘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翻譯:道家那個流派,大概出於古代的史官。他們連續記載成功失敗、生存滅亡、災禍幸福、古今的道理。然後知道秉持要點把握根本,守著清靜無為,保持謙虛柔弱的態度;這就是國君治理國家的方法。(這想法)相符於堯的能夠謙讓,易經上所說的謙虛,一種謙虛可以得到四種好處;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狂放無守的人來實行道家學術,那麼就斷絕了禮儀,拋棄了仁義;認為只要用清靜無為,就可以治理好國家。

【用戶】TOYOBO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漢書 藝文志諸子略.."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袓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己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嘩眾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寖衰.此辟儒之患.".[譯文]儒家那個流派,大概出自於古代的司徒之官。他們幫助國君,順應自然,宣明教化。涵泳於六經的文章當中,特別注意仁義之間的事務,遠宗堯舜的道統,近守周文王、武王的禮法,尊崇孔子為師表,來加重他們言論的重要性,在各派道術當中最為崇高。孔子說:「若是對別人有所稱讚,就一定先對他有所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