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下列建築中,哪些是臺中市國定古蹟?
(A)舊臺中車站
(B)臺中州廳
(C)大屯郡役所
(D)路思義教堂。

參考答案

答案:A,B,D
難度:非常困難0.12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joy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C) 大屯郡役所 → 為歷史建築,非古★★★...

【用戶】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路思義教堂於1963年完工,為著名建築師貝聿銘、陳其寬等人合作設計,配合結構技師鳳後三的精密計算及吳良宗先生的光源營造廠,共同完成屬於現代主義建築中鋼筋混凝土薄殼結構經典之作,其工程施作技術突破與完工進度,更早於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在1964年設計同為薄殼構造的東京聖瑪莉亞大教堂,為國際設計風潮與在地營造完美結合的臺灣戰後現代建築典範之作,路思義教堂低調的將物理環境與建築技巧,精巧的隱藏於細緻的結構系統與構造手法上,維持其菱形貼面材料、重力換氣概念的天窗功能近四分之一個世紀,在臺灣物資匱乏的戰後復甦階段,為現代主義在臺灣的實踐呈現精采又富內斂的詮釋。106年9月26日公告指定「路思義教堂及鐘樓」為市定古蹟,108年4月25日經文化部「第7屆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會第8次會議」決議,「路思義教堂」指定為國定古蹟,「鐘樓」維持市定古蹟,國定古蹟範圍為路思義教堂本體。

【用戶】joy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C) 大屯郡役所 → 為歷史建築,非古★★★...

【用戶】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路思義教堂於1963年完工,為著名建築師貝聿銘、陳其寬等人合作設計,配合結構技師鳳後三的精密計算及吳良宗先生的光源營造廠,共同完成屬於現代主義建築中鋼筋混凝土薄殼結構經典之作,其工程施作技術突破與完工進度,更早於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在1964年設計同為薄殼構造的東京聖瑪莉亞大教堂,為國際設計風潮與在地營造完美結合的臺灣戰後現代建築典範之作,路思義教堂低調的將物理環境與建築技巧,精巧的隱藏於細緻的結構系統與構造手法上,維持其菱形貼面材料、重力換氣概念的天窗功能近四分之一個世紀,在臺灣物資匱乏的戰後復甦階段,為現代主義在臺灣的實踐呈現精采又富內斂的詮釋。106年9月26日公告指定「路思義教堂及鐘樓」為市定古蹟,108年4月25日經文化部「第7屆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會第8次會議」決議,「路思義教堂」指定為國定古蹟,「鐘樓」維持市定古蹟,國定古蹟範圍為路思義教堂本體。